甘肃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甘肃省统计局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一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西部大开发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使全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投资与消费平稳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

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取得成效,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初步预计,200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7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1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完成356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5亿元,增长9.4%。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173元,增长8.8%。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我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9.7:44.7:35.6调整为2001年的19.3:44.8:35.9,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1和0.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尽管2001年我省部分地区遭受了旱灾,但由于全省各地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上各项保障措施的及时到位,使农业生产形势明显好于上年。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结构进一步调整。2001年,全省粮食产量75.3亿公斤,比2000年增长5.57%,粮食的增产主要是单产水平提高所致。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明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由2000年的74.81:14.31:10.88调整为2001年的72.94:15.79:11.2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1.87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所占比重分别提高1.48和0.39个百分点。2001年棉花、药材、蔬菜、甜菜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72.17%、53.83%、19.50%和19.03%,烤烟下降30.93%,油料下降7.82%。

林业生产形势较好。2001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21.0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25%,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33万公顷,下降49.23%。森林覆盖率达9.37%。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水产品产量继续增加。2001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65.13万吨,比上年增长6.94%;水产品产量1.47万吨,增长4.29%。

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快,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1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22.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6%;农用拖拉机34.67万台,增长1.73%;化肥施用量(折纯)66.06万吨,增长2.35%。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8.23万公顷,增长0.08%。农田受灾面积157.56万公顷,下降21.3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有所加快。2001年,全省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全省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6.49亿元,增长11.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45.06亿元,增长9.3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161.21亿元,增长10.2%;集体企业完成41.61亿元,增长9.7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10.29亿元,增长12.40%;股份制企业完成90.99亿元,增长12.4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47.22亿元,增长9.85%;重工业完成269.27亿元,增长12.38%。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工业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继续好转。2001年,全省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7%。产销率达96.99%,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4.72%,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全省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增长17.9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26.2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87.8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81.26万平方米,减少84.92万平方米。投招标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建筑施工工程0.70万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0.41万个,占施工工程个数的57.76%,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四、投资

投资总量稳定增长。受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企业效益好转等因素的影响,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200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2%。

投资结构发生变化。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420.78亿元,增长17.03%;城乡集体经济投资28.33亿元,增长2.27%;城乡居民个体投资56.31亿元,增长4.03%。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253.09亿元,增长12.30%;更新改造投资130.33亿元,增长27.71%,其中用于节约能源、原材料投资20.97亿元,增长2.15倍;房地产开发投资31.37亿元,增长13.21%。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分行业看,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24.21亿元,增长18.99%;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133.97亿元,增长13.66%。

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完成住宅投资6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3%。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573.1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86%;旅客周转量226.84亿人公里,增长10.03%。在货客运输中,铁路运输仍保持主渠道作用,分别占总周转量的80.07%和61.29%。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9%。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0.03亿门。电话普及率达15.06%,比上年提高5.52个百分点。年末本地电话用户244.84万户,比上年增长35.89%,其中城市177.63万户,增长28.75%;农村67.21万户,增长59.2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42.98万户,本年新增77.98万户。98.52%的乡(镇)已通电话,比上年提高0.30个百分点。网络建设发展迅速,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2.58万户,比上年增长1.69倍。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43亿元,比上年增长9.02%。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255.87亿元,增长9.3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39.56亿元,增长8.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9.00亿元,增长10.11%;餐饮业零售额51.88亿元,增长11.27%;其他行业零售额84.55亿元,增长4.5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27.74亿元,增长1.14%。

市场物价回升。2001年,全省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4.0和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