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甘肃省统计局

2000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全省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较好完成了“九五”计划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

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得较好成效,国民经济运行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3.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3.00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439.8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350.12亿元,增长9.6%。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20.52:45.47:34.01调整为2000年的19.63:44.75:35.62,第三产业呈上升态势。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36元,增长7.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农业结构调整缓慢,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比重低,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较大。

二、农业

虽然今春持续干旱,但因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决战小秋战略的实施,使今年粮食减产幅度降到了最低,从而使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保持了稳定发展。

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713.48万吨,其中:秋粮产量395.96万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76.42%和13.63%调整为74.81%和14.31%。

林业生产发展良好,退耕还林(草)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6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37%,幼林抚育面积10.46万公顷。退耕还林(草)面积160.8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98.39万亩。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水产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1.00万吨,比上年增长5.76%;水产品产量1.41万吨,增长9.30%。

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快,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56.9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97%;农用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分别为34.08万台、32.86万台,分别增长3.52%、3.86%;化肥施用量(折纯)64.54万吨,增长0.05%;农村用电量29.43亿千瓦小时,增长3.17%。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8.1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92%,节水灌溉面积64.53万公顷,增长15.29%。

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随着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位,全年有53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2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0%,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63.00亿元,增长10.16%。其中:轻工业完成38.92亿元,增长8.46%,重工业完成224.08亿元,增长11.19%;集体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保持较快增长,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36.41亿元,增长16.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9.10亿元,增长11.69%。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好转。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11%,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78.48%,比上年提高21.22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利6.27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3.26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1.05亿元,下降46.3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71亿元,下降49.08%。实现三年扭亏的目标。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111.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0%;全省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亿元,增长139.8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62.5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5.5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54.19万平方米,增加45.63万平方米。投招标制度逐步完善。全省建筑施工工程0.73万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0.41万个,占施工工程个数的55.53%,比上年提高14.95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0年,全省继续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3%。投资结构发生变化。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94.82亿元,增长15.23%,集体经济投资30.50亿元,增长30.57%,城乡居民个体投资55.20亿元,增长6.63%。从投资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225.40亿元,增长16.45%;更新改造投资101.91亿元,增长17.31%;房地产开发投资27.65亿元,增长13.9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9.97亿元,增长13.66%;第二产业141.46亿元,增长6.21%;第三产业281.92亿元,增长20.83%。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为全省经济建设提供了保障。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752.4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2.19%;旅客周转量239.64亿人公里,增长31.76%。在客货运输中,铁路运输仍保持主渠道作用,分别占总周转量的85.43%和65.95%。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25亿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32.40%。移动电话新增用户33.5万户,增长1.5倍;有53%行政村已通电话,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网络建设发展迅速,计算机互联网用户8万户,比上年增长6.48倍。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随着国家一系列启动消费政策的落实到位,消费市场购销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城市234亿元,增长10.3%,县及县以下129亿元,增长7.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集体经济42亿元,增长13.5%;私营及个体经济205亿元,增长14.5%;其他经济49亿元,下降12%。以上各种经济类型实现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8.46、11.57%、56.47%、13.5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较快,增长15.4%,餐饮业增长12%。集贸市场发展平稳,全年商品成交额376亿元,比上年增长8.6%。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但降幅有所回升。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99.5和99.1,均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69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出口总额为41495万美元,增长30.9%;进口总额为15458万美元,增长73.22%。全年实现顺差26037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