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兰州市统计局

保险业务稳步发展。全市承保总额1666.63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长8.49%,支付已决赔款2.68亿元。

九、城市建设

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实施,新增公园绿地426公顷,城市道路新增长度27.3公里。

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突击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城市形象有了新的提升。黄河兰州段水污染和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空气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95.1%,比上年增加9天。

十、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全年新建标准化初中和示范性中学14所,总数达到91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63.3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4.5万人,普通中学21.3万人,小学25.8万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03%,普通中学升学率54.27%。城市四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1.4%,全市高考上线率达到75.61%。

文化事业再创佳绩,"文化兰州"建设得到有力推动。成功举办以"金兰色畅想"为主题的2004年新年音乐会,"兰州五月歌潮"大型群众歌咏活动,"金猴闹春"第二届春节文化庙会大型文化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宏大的规模引起了中央新闻媒体的关注,有力的宣传了兰州。大型舞剧《大梦敦煌》成功入选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由香港金海湾集团赞助的金海湾艺术节集中展演了《红梅赞》、《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秘境之旅》等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提升了"文化兰州"建设的品位。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根据兰州市公共卫生需求和实际现状,下发实施了《2003-2007年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制定详细具体的应急处理原则、措施和方法。圆满完成了卫生部对兰州市计划免疫工作的综合审评。全市共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15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0个,实有床位数1.55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2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0.79万人。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所村卫生所"标建"和6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部完成。

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兰州市参加年度全国比赛取得了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8枚的好成绩,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甘肃移动通信杯"环城赛跑和冬泳比赛、"体彩杯"全民健身大拜年系列活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规模大、影响深、丰富多彩,体育公园场地和健身器械使受益群众达21万人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圆满完成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任务。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市户籍总人口308.1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99.15万人,非农业人口180.27万人,增加4.73万人;农业人口127.84万人,比上年减少0.98万人;城镇人口263.61万人,乡村人口44.5万人。

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全力实施促进,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全年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2.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2%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参加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6.8万人、57.7万人和45.9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3元,比上年增长8.3%。人均消费性支出6483元,同比增长14.15%。其中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分别增长29.12%、25.91%和17.76%。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比上年增加152元,同比增长6.3%。

注:1、统计范围为兰州行政辖区内全部社会经济活动。

2、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3、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户籍人口数为公安年报中常住人口数。

5、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为了更加准确和规范地表述地区GDP将"XX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名称调整为"XX地区生产总值";本公报人均GDP以公安年报常住人口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