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甘肃省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54亿元,比上年增长9.64%。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281.16亿元,增长9.88%,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52.38亿元,增长9.1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8.66亿元,增长11.45%;餐饮业零售额58.44亿元,增长12.66%;其他行业零售额86.44亿元,增长2.2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观,1—11月,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312.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64%;实现利润总额0.19亿元,下降11.03%;毛利率和费用率为7.21%、4.54%,分别提高1.29和1.04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分项目看,食品价格上涨0.1%,其中粮食下降0.7%、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2%、蛋类下降1.4%、水产品下降5.1%、鲜菜下降6.2%,在外用餐上涨2.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9%;衣着类下降1.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0.7%;交通和通讯下降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6%;居住类下降1.0%。与上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2%。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出口总额为5.49亿美元,增长15.4%;进口总额为3.28亿美元,增长8.6%。对美国出口额为0.34亿美元,对日本出口额为0.93亿美元,分别下降7.8%和13.6%;对香港、韩国、台湾省和俄罗斯出口额分别为0.47亿美元、0.74亿美元、0.22亿美元和0.0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3倍、67.8%、80.5%和2.30倍。出口产品结构趋向优化,一般贸易出口3.47亿美元,下降3.6%;加工贸易出口2.00亿美元,增长72.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6.52%,比上年提高12.13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有所下降。全年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52亿美元,下降29.7%。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1个,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0.2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0.49亿美元。

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国内旅游收入26.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17%。全年入境旅游者人数23.68万人次,增长6.4%,其中外国人16.27万人次,增长11.1%,港澳台同胞7.41万人次,下降2.6%。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54亿美元,增长21.2%。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06.32亿元,比年初增加190.33亿元;贷款余额1469.83亿元,比年初增加192.51亿元。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582.45亿元,增加48.6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2.22亿元,增加121.36亿元。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807.07亿元,增加99.4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58.58亿元,增加87.07亿元。消费贷款余额61.53亿元,增加16.64亿元。

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境内股票上市公司18家,比上年末增加2家。股票市价总值为273.57亿元。

保险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33.48亿元,比上年增长51.9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76亿元,增长19.17%;寿险保费收入22.08亿元,增长75.10%;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64亿元,增长33.33%。全年赔付额8.64亿元,增长18.68%。其中:财产险赔付5.18亿元,增长23.63%;寿险赔付3.46亿元,增长11.9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扩大,科技活动支出增加。年末全省省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53万人,比上年增长5.22%;从事科技活动人员7.11万人,增长0.85%,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41万人,增长1.85%。全年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8.42亿元,增长0.48%,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28亿元,增长1.59%。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技术市场较为活跃。全年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56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525项,软科学成果31项。获得奖励的项目个数157项,比上年增长2.61%。共授理专利申请781件,比上年增长6.4%;授权专利397件,下降22.46%。共签定技术合同993项,比上年增长2.13倍;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46亿元,增长99.27%。

质量检验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74个,国家检测中心5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7个。监督抽查产品67种,比上年增长4.69%。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230个,增长69.12%。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25所,研究生培养单位16所,普通高中438所,初中1566所,中等专业学校99所,普通小学1.66万所,特殊教育学校14所。普通高校招生数为5.3万人,比上年增长17.8%。学龄儿童入学率98.5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小学学生辍学率2.44%,下降0.1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77个,文化馆83个,公共图书馆90个,博物馆64个,档案馆101个,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1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6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88.77%和88.60%,比上年分别提高0.26和0.43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153.78万户,比上年增长10.9%。各类杂志出版量9541.2万册,图书出版量7555.29万册(张),分别增长29.1%和7.8%。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城乡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950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68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7500人,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29825人;卫生机构床位60936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2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28人。妇幼保健院(所、站)99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96人。乡镇卫生院1478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285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全省运动员3人次获世界冠军,获各类奖牌29枚。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2.83%。全年销售体育彩票筹集资金用于体育事业0.04亿元。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不断规范化和标准化。年末全省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3个,噪声污染严重的城市占21.4%。建成烟尘控制区39个,比上年末增加9个;建成环境噪音达标区45个,比上年末增加7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338平方公里,环境噪音达标区面积达239.9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17.9%。全省有自然保护区47个,比上年末增加7个,其中国家级6个,增加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35.9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6%;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9.63%,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已批准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8个,比上年末增加1个。地表水水质监测状况显示,全省满足III类、IV类和V类标准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1.03%、58.62%和68.97%,超过V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