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安康市统计局

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本年新增

铅锌采矿(原矿)  万吨/年 10.96

锌冶炼  吨/年 41

黄金  千克/年 650

水力发电  万千瓦 1.68

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  公里 161.6

水泥  万吨/年 180

程控交换机 (指安装能力)  万线/年 255

新建公路  公里 231

改建公路  公里 468.1

新建独立公路桥梁  延长米 220

新(扩)建公路客、货运站  个 7

新(扩)建公路客、货运站  平方米 7400

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  万吨/日 0.5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万吨/日 2

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性增长,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200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9.78亿元,比上年增长54.60%。商品房屋建筑面积82.24万平方米,增长18.62%;商品房屋销售额12.18亿元,增长18.84%。

五、交通、邮电

全年完成客货运输周转量(不含铁路,下同)36.6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49%。

全年完成货物发送量8249万吨,比上年增长11.09%。其中,公路8043万吨,增长14.68%;水运385.77万吨,下降6.4%。

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14599万人,比上年增长20.21%。其中,公路14044万人,增长20.87%;水运554万人,增长5.11%。

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8.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其中,电信7.39亿元,增长23.3%;邮政1.04亿元,增长6.48%。邮电业务总量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8% 。其中,电信7.40亿元,增长15.6% ;邮政1.45亿元,增长13.92%。

全市电话用户达139.37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1.66万户,下降0.1%;移动电话用户达87.71万户,增长9.72%。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4.88万户,下降42.9%,农村固定电话用户36.78万户,增长41.02%。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6亿元,比上年增长24.85%。

城乡市场稳步发展。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5.17亿元,增长27.19%;县及县以下市场消费品零售额53.0亿元,增长23.8%。

住宿和餐饮业增势强劲,批发和零售业稳步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7.5亿元,增长24.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1亿元,增长27.3%。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7.8%。其中,进口10.8万美元;出口103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5.7%。

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3025万美元,增长43.27%。

2008年,我市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努力扩大旅游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入境人数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5%。其中,外国人0.52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0.58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99.6万美元,增长38.6%。全年国内游客在安旅游人数达312万人次,增长51.4%;国内旅游总收入11.22亿元,增长55.3%,其中,商品销售收入2.42亿元,占总收入的21.6%。全市旅游总收入11.3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85%。

七、市场物价

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5.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5.2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10.3%。2008年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上年价格为100):

2008年 同比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1 5.1

一、 食品 110.7 10.7

# 粮食类 106.0 6.0

油脂类 123.9 23.9

肉禽及其制品类 120.1 20.1

蛋类 104.3 4.3

菜类 104.5 4.5

二、烟酒及用品 102.4 2.4

三、衣着 99.9 -0.1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4 1.4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3.2 3.2

六、交通和通信 99.7 -0.3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1 -0.9

八、居    住 107.0 7.0

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0.1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4.7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1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4.53亿元,增长23.44%;储蓄存款余额192.53亿元,增长30.1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8.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0%。其中,短期贷款37.89亿元,下降40.91%;中长期贷款69.81亿元,增长22.86%。

2008年末,全市保险公司12家,保险业保费收入5.8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财产险收入1.59亿元,增长23%;寿险收入4.24亿元,增长77%。全市各类财产险2008年支付赔款1.07亿元,简单赔付率为67.0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共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0.43万人;在校学生1.01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招生1.16万人;在校学生2.48万人(不含技工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有了新进展。2008年,全市共有初级中学182所,招生4.46万人,在校学生14.34万人。全市小学1175所,招生3.2万人,在校学生23.36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75%。普通高中在校生5.44万人。

2008年,全市科技成果共25项,其中:农、林、牧、渔业15项,工业社会事业10项。

受理专利申请量总计68件,其中,发明专利39件,实用新型专利16件;专利授权量总计29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8件,外观设计专利4件。建立省级蚕桑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现代养猪、名优茶叶、绞股蓝、木瓜、食用菌技术研发中心5个。建成省级科技园区2个,市级科技园区2个。在工业方面,着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品牌和产品。

2008年,全市全年各类技术合同认定21项,合同成交总额1050万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3项,成交金额150万元;技术转让合同6项,成交金额300万元;技术服务合同11项,成交金额600万元。

质量、标准化和计量建设进一步加强。2008年,全市共有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35个。完成对13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个,全年强制检                               定计量器具4.6万台(件)。全年共制订、修订各类地方标准58个,按性质分:推荐性5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