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为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客量达122.1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1.5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0.1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21.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4.3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5.9部/百人,比去年增长170%。 旅游业受“非典”冲击,发展减缓。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2250人次,外汇收入29.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4.5%和63.1%;接待国内旅游者279万人次,带动消费3.9亿元,分别比去年下降43.1%和49%。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依然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比去年增长9.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6亿元,增长10.0%;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9亿元,增长8.0%,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0.8亿元,增长10%;餐饮业零售额8.6亿元,增长58.0%;其他行业零售额0.1亿元,增长6.0%。年末拥有各类贸易市场329个,年成交额达22.01亿元。 市场商品丰富,商品价格稳中有升。2003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3,比上年增长3.3个百分点,大部分消费品价格稳中有降,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与去年相比,烟酒及用品、衣着类、交通及通讯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分别比去年下降2.2%、0.6%、4.0%、4.2%,而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和居住均比去年分别增长6.8%、18%和1.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1.2%。 对外经济认真执行开放兴市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治理投资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自营出口创汇1495万美元,比去年增长11%。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个,总投资7104万美元,其中合同外资额430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075万美元。 通过第七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洽谈会和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和经贸洽谈活动中,我市共签约项目60个,项目总投资39.37亿元,合同引进资金32.79亿元。 六、金融、保险业 2003年,全市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个人消费 贷款大幅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2.4亿元,比年初增加3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6.3亿元,比年初增加11.73亿元。在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达50.3亿元,比年初增加8.56亿元;在贷款中,短期贷款达97.0亿元,比年初增加4.12亿元,中长期贷款64.7亿元,比年初增加4.7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4.56亿,比年初增加1.4亿元。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98.1亿元,比去年增长17.7%;现金支出503亿元,比去年增长18.0%;扩大现金投放4.93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4.27亿元,比去年增长11.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78亿元,寿险保费收入3.49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030万元,其中,财产险和短期人身险赔款6825万元,寿险给付1205万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3年,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迅速扩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推广,教育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至2003年底,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170所,教学点448个,在校学生62.9万人,教职工3.17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4所(陕西理工学院、汉中教育学院、电大汉中分校和陕南航空职工大学);中等专业学校7所;高中52所,在校学生5.2万人,专任教师2849人;初级中学206所,在校学生17.8万人,专任教师9249人;小学2806所,教学点448个,在校学生33.2万人,专任教师1.7万人;职业中学24所,在校学生2.1万人,专任教师823人;聋哑学校4所,在校学生344人,专任教师87人;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4.6万人,专任教师703人。 2003年,全市小学和初中阶段净入学率分别达98.46%和95.12%,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91.81%和74.87%。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达5.2万人,比去年增长16.8%,毕业生升学率达46.57%。 全市中小学校已建立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教室352个,共有计算机1.78万台,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学校有1759所,采用专线或拨号上网的学校达162所,全市共创建中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达539所。 2003年,全市共有16342名学生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8902人被普通高(高职)院校录取,其中,本科院校录取4297人。 2003年,全市继续加大科教兴汉战略的实施力度,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加大了科技产业化步伐。全年全市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32件。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3年,群众文化繁荣活跃,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加大了广播影视方面的工作力度。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新闻宣传。文化出版,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全市有文物机构30个,各类地区文物点2891处,馆藏文物近2.2万件,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处。 2003年底,全市有文艺表演团体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0.8%。 2003年,全市全面实施区域性规划,推进城乡联动的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加强了无偿献血工作。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50个(不含卫生所、医务室、诊所),其中,医院、卫生院313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475人,其中职业医师3802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0697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深入,多次组织全省、全国性的项目比赛,宣传汉中、扩大汉中对外影响,全年共获得省级以上比赛金牌66枚,银牌46枚,铜牌73枚,提高了全市的体育专业水平。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与环境保护 2003年全市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发展,计生工作再获免检殊荣,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全年人口出生率9.06‰,人口自然增长率3.09‰;全年年末户籍总人口372.12万人,比去年增加1.68万人,比去年增长4.53‰。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72万人,农业人口300.12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3元,分别比上年6.9%和5.7%。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达160.76亿元,比年初净增加25.0亿元,增长47.6%,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004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66元,比上年增长3.4%。居民的消费恩格尔系数达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