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从城乡看:城乡市场持续升温,差距逐步缩小。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6.28亿元,增长18.1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3.76亿元,增长15.7%,城乡差距由上年的 4.49个百分点缩小为 2.46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增势强劲。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33亿元,增长23.4%;其他行业零售额0.82亿元,增长19.1%,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0.89亿元,增长15.7%。 市场物价上涨势头有所缓解。市场物价随着上年价格基数的增大和国家各项稳定价格水平,抑制物价上涨幅度措施的逐步到位,全市市场物价上涨势头明显缓解。2007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4,同比上涨5.4个百分点,其中:8月上涨高达7.7%,12月仅上涨5.9%。从城乡看:城市上涨5.2%,农村上涨5.7%。从调查的八大类看:上涨幅度较高的仍然是食品类和居住类,分别上涨14%和6.6%,拉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34和0.85个百分点。 2007年各类物价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标名称 指数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4 非食品价格指数 101.6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3.6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5.9 (1)食品类 114.0 (2)烟酒及用品 102.0 (3)衣着 101.3 (4)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101.6 (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0 (6)交通和通信 99.2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7 (8)居住 106.6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4.7 其中:城市 104.8 农村 104.6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2007年全市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10个(包括38个协议转合同项目),总投资74.57亿元,引进资金70.55亿元,其中履约项目100个,总投资53.66亿元,引进资金49.81亿元,履约项目到位资金28.36亿元,合同项目履约率为91%。签订招商引资协议项目60个,总投资80.98亿元,引进资金80.31亿元,协议转化率为63%。 旅游业迅速发展,收入和人数实现“双丰收”,对全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7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650.12万人次,增长15.2%,其中:海外旅游者2.23万人次,增长33.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01亿元,增长36.7%,其中:实现外汇收入219.63万美元,增长35.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7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69亿元,增长20.4%。全年各项税收收入33.15亿元,增长17.7%,各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5.6%。非税收入39.54亿元,增长22.8%,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54.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1.07亿元,增长21.6%,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14亿元,增长32.8%;教育支出16.94亿元,增长12.4%;医疗卫生支出5.13亿元,增长2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9亿元,增长18.8%;交通运输支出8.29亿元,增长66.1%。 金融业运行平稳。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2.05亿元,比年初增加46.92亿元,增长1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0.22亿元,增加13.66亿元,增长7.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9.82亿元,比年初增加18.79亿元,增长9.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6.51亿元,增长10.8%,中长期贷款余额108.46亿元,增长8.2%,其他贷款4.85亿元,增长4.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52.39亿元,增长9.3%;金融机构现金支出1086.72亿元,增长11.4%;货币净投放34.33亿元,增长1.6倍。 保险业保持较快发展。2007年全市保险费收入达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02亿元,增长22.7%;人寿险保费收入1.82亿元,增长15.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项目争取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市共征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78项,其中:争取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批准立项的科技项目19项,共争取经费910万元,争取经费额较上年增长5.6倍,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争取经费234万元,省级项目17项,争取经费676万元。全年申请专利112件,比上年增加40件,增长55.6%,其中 2007年授权专利29件。2007年末全市拥有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7个,其中县级10个,市级7个。实施各类科技研究与发展计划9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2项;市级66项。 教育事业改革稳步推进,“两基”达标受到国家表彰。2007年末全市拥有普通中学173所,小学1614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5万人,在校学生20.78万人;小学专任教师1.41万人,在校学生21.3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6%。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248人。幼儿园233所,在园幼儿达4.31万人。教育投入继续增加,2007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达1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从业人员661人;文化馆(站)171个,从业人员421人;公共图书馆13个,从业人员168人,藏书48.35万册;剧场、电影院14个,从业人员169人。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14个,馆藏档案42.05万卷(件)。拥有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150615座;电视覆盖率96.87%,广播覆盖率94.71%。《延安日报》全年发行315期,共计3.2万份。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18个,其中:医院43个,卫生院168个;床位7190张,其中医院5061个,卫生院1780张;卫生技术人员8605人,其中医院4902人,卫生院2071人。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达到1217个,拥有乡村医生1179人,卫生员223人。6个县区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完成36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和县区传染病区(科)建设,市传染病医院主体建设完工。 体育事业坚持以贯彻实施中、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为重点,以创建陕西体育强市为目标,狠抓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2007年全市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参加省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杯8樽,银杯3樽,铜杯1樽。金牌125枚;银牌112枚;铜牌80枚。全市共有体育场所14个,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为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