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汉中市统计局 一、综合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24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116.07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9亿元,增长13.1%。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1%、39.9%、37%。人均生产总值8319元。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1%。粮食总产121.76万吨,增长4.2%;油料总产15.22万吨,增长4.9%。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5.01万公顷,增长0.7%,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0.2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5%。 “猪、药、茶、菜、渔”五大主导产业产值61.0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53.6%,其中畜牧业产值35.56亿元,增长6.3%。生猪饲养量534.73万头,增长7.0%;奶类总产量0.97万吨,增长3.6%;药材种植面积8.43万公顷,增2.0%;茶园面积3.67万公顷,增长5.9%;蔬菜面积4.77万公顷,增长4.4%;园林水果实有积2.78万公顷,增长3.2%。 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97.57万千瓦,增长5.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32万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51.56万吨,增长0.2%;农村用电36115万千瓦小时,增长9.3%. 三、工业和能源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4户,单位规模减少3.2%,其中:内资企业239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5个。全部工业总产值297亿元,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9.49亿元,工业增加值71.21亿元,分别增长20.9%和19.0%,工业产品销售率95.3%。 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58.22亿元,增长16.7%;股份制工业企业总产值171.85亿元,增长22.0%;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总产值为2.03亿元,增长53.5%。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7.42亿元,增长24.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7.41亿元,增长17.3%;实现利润总额9.40亿元,增长1.35倍;应交增值税9.09亿元,增长25.7%;从业人员平均人数7.80万人,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25.0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90.7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生产总量80.08万吨/标准煤,增长51.8%;能源消费总量251.93万吨/标准煤,增长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28.81亿千瓦小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5亿元,增长3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622个,增长18.0%;完成投资额94.70亿元,增长39.8%;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5.68亿元,增长66.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9.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85亿元,增长64.1%,其中:住宅15.68亿元,增长48.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12.59万平方米,增长10.7%,其中:住宅104.85万平方米,增长7.7%;商品房销售额18.46亿元,增长50.2%,其中:住宅15.17亿元,增长40.6%。 建筑企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5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24亿元,增长21.6%;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5.90亿元,增长11.5%;实现利润0.18万元,下降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9.4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0.60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1.1%和23.7%。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00亿元,增长18.6%。其中:市的零售额32.33亿元,增长18.8%;县及县以下零售额54.66亿元,增长18.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3.22亿元,增长31.8%。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8.03亿元,增长17.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87亿元,增长26.2%。星级宾馆27个,星级宾馆客房2600间。 进出口贸易总额2944万美元,增长38.2%;其中:出口2205万美元,增长18%。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个;合同外资金额1251.6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7.35万美元,增长2倍。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增长18%。其中:国内游客732万人次,海外游客1.1万人次,分别增长18%和15%。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增长36.5%,占当年GDP比重为5.9%。旅游商品收入3.96亿元,增长42%,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为23%。旅游外汇收入260万美元,增长75.7%。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85%。 六、交通和邮电 公路里程1367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824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07公里;年末民用机动车拥有量24.20万辆,其中民用汽车拥有6.37万辆。 公路客运量3506万人,增长10.9%;民航发送旅客4.52万人,增长2.7%。公路货运量1272万吨,增长14.6%;民航货运量87.4吨,增长16.4%。 客货运输周转量208.0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1%。其中,铁路206.8亿吨公里,增长8.9%;公路1.21亿吨公里,增长12.9%。 邮电主营业务收入9.75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电信主营业务收入8.08亿元,增长5.0%;邮政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增长23.7%。年末固定电话装机用户73.58万户,增长0.7%;移动电话用户121.66万户,增长58.3%;居民住宅电话用户53.9万户,其中农村用户37.7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79.4部/百户,移动电话158部/百户;年末宽带接入用户8.99万户,增长25.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总收入24.0亿元,增长21.7%;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增长33.0%;财政支出48.4亿元,增长48.1%。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分别达11.5亿元、5.0亿元和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44.1%和1.07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4.58亿元,比年初净增34.6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273.92亿元,比年初净增14.9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9.26亿元,较年初净增13.84亿元,回笼货币6.95亿元。 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6家,合计保费收入8.31亿元,增长27.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0亿元,增长25.0%;人身险保费收入6.61亿元,增长27.9%。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3.06亿元,增长58.5%;其中财产险、人寿险分别为1.14亿元和1.92亿元,增长15.2%和1.04倍。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普通中学244所,民办普通中小学11所,小学学校1758所。普通中学、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21.7万人和27.9万人。小学入学率99.78%,初中入学率为97.97%。 全年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29项,通过鉴定或验收的占100%,其中:国内领先的10项;全市专利申请受理量195项,专利申请受权量88项,其中:发明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