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实现“十一五”高点起步、良好开局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省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始终坚持“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抓重点,谋突破,使全市经济保持了近年来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结构优化、健康协调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246.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64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99.34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91.81亿元,增长8.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2.5%、40.3%和37.2%。人均生产总值7069元。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其中居住价格上涨3.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78%。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全市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与率先突破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较为粗放;二是支柱产业和重大产业项目比较脆弱,工业总量较小,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农业 2006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1%。全年粮食总产量116.89万吨,粮食亩产257公斤,全年油料总产14.50万吨,下降1.3%。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4.71万公顷,增长0.3%。 “猪、药、茶、菜”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49.2%。其中:猪存栏221.65万头,增长0.9%,猪肉产量21.40万吨,增长9.7%;药材种植面积123.94万亩,下降3.1%,茶叶总产量7450吨,增长10.9%;蔬菜产量达120.66万吨,增长17.8%。园林水果实有面积40.3万亩,增长5.9%,总产量19.29万吨,下降2.8%。畜牧业产值26.90亿元,增长10.7%;肉类总产量达24.59万吨,增长10.1%。全市奶类总产量0.94万吨,增长5.9%。 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92.18万千瓦,增长1.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35万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51.48万吨,下降2.1%;农村用电33030万千瓦小时,增长18.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58.00亿元,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01.71亿元,增长23.3%;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76.04亿元,增长17.3%,其中:国有及年主营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87亿元,增长20.5%。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4.00亿元,增长14.0%;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9.2亿元,增长28.5%,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8%和69.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5亿元,增长3.8%,规模以上中央企业完成总产值65.54亿元,增长8.2%;规模以上县区属企业完成总产值89.29亿元,增长20.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6.7亿元,增长54.3%,其中:利润总额3.11亿元,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70亿元,产销率94.2%。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40亿元,下降1.4%。施工面积304.2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5.79万平方米,分别下降9.4%和11.5%。建筑企业效益有所提高,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4.70万元/人,增长8.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7亿元,增长20.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7.72亿元,增长23.7%。在城镇投资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8.04亿元,下降4.0%,占城镇投资总量的26.6%。 全年城镇投资新增固定资产42.7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3.1%。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29.5万平方米,竣工率42.0%。共有286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54.3%。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38亿元,增长14.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66.27亿元,增长14.2%;市的零售额27.23亿元,增长17.0%;县及县以下零售额46.15亿元,增长13.0%。 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14.80亿元,增长25.0%。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0.51亿元,增长72.3%;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29亿元,增长3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68亿元,增长9.8%。商品房销售继续大幅度增长,全年共销售商品房面积101.69万平方米,增长27.9%。 全年自营外贸进出口总额2130万美元,下降6.0%;其中;出口1869万美元,下降2.2%。 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个;批准合同外资额2864万美元,增长8.9%;实际利用外资215万美元。 六、旅游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20.76万人次,增长9.7%。其中:国内游客620万人次,海外游客7580人次,分别增长9.7%和10.5%。旅游总收入12.60亿元人民币,增长51.8%,占当年GDP比重为5.1%。旅游商品收入2.5亿元,增长51.5%,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为20%。旅游外汇收入148万美元,增长46.5%。旅游商品外汇收入占旅游外汇收入的22%。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客运量3161万人次,货运量1110万吨,分别增长1.7%和6.9%;民航旅客发送量4.41万人次,增长7.0%,货运量75.1吨,增长138.0%。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21.77万辆,增长14.2%;全年铁路全社会客货运输周转量为189.99亿吨公里,增长6.1%。 全市邮电主营业务收入9.32亿元,增长12.7%。其中,邮政主营业务收入1.48亿元,增长9.3%;电信主营业务收入7.84亿元,增长13.3%。年末全市电话用户149.9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73.08万户,增长9.0%;移动电话用户76.87万户,增长25.8%。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16万户,增长69.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9.7亿元,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7.69亿元,增长20.1%。地方财政支出32.53亿元,增长30.0%,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教育事业费、卫生事业费等支出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25.4%、27.7%和65.1%。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9.98亿元,比年初净增62.00亿元。其中,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82.97亿元,比年初净增加46.0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5.42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7.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99.78亿元,比年初净增加6.63亿元;中长期贷款56.32亿元,比年初净增加3.69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80.76亿元,增长4.6%,现金支出678.48亿元,增长4.9%;现金净回笼2.2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