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渭南市统计局 2009年3月20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应对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增速加快、质量提高、活力增强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增速加快。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实现5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创1983年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6.26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3.46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59亿元,增长16.9%。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18.6∶47.06∶34.34。人均生产总值9535元,同比增长15.4%。 二、农 业 农业经济形势喜人。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7.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9%。其中农业产值111.35亿元,增长7.5% ,林业产值8.95亿元,增长6.3% ,畜牧业产值37.91亿元,增长9.1% ,渔业产值1.09亿元,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04亿元,增长8.1%。 粮食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99.2万亩,比上年增加46万亩,增长6.1% 。粮食总产228.56万吨,比上年增加28.16万吨,增长14.6%,其中夏粮总产120.99万吨,增加12.1万吨,增长11.1%,秋粮总产107.56万吨,增加17.06万吨,增长18.9%。棉花总产9.17万吨,增加1.13万吨,增长14.1%。油料总产6.72万吨,增加0.43万吨,增长6.9%。 蔬果产量继续增加。全市蔬菜产量96.01万吨,同比增长36.2%。水果产量179.92万吨,增长14.3%,其中苹果产量134.84万吨,增长11.4%。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造林39.1万亩,较上年增长59.6%,育苗2.39万亩,增长8.2%,当年苗木产量10875万株,下降2.8%。退耕造林1.7万亩,封山育林39.43万亩,下降26.9%。全市花椒产量 3.02万吨,增长17%。 畜牧业发展加快。全市生猪出栏111.29万头,增长40%;羊出栏34.85万只,增长13.3%;大牲畜出栏4.62万头,其中牛出栏4.53万头,增长21.2%;家禽出栏598.2万只,增长13.6%。年末生猪存栏106.17万头,羊存栏59.11万只;大牲畜存栏17.34万头,其中牛存栏16.96万头;家禽存栏646.92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0.53万吨、5.94万吨、22.18万吨,分别增长33.6%、4.3%和34%。 渔业生产趋旺。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4.39万亩,水产品产量 1.62万吨,增长5.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 366.13万千瓦,增长12.7%,其中拖拉机6.81万台,共计110.55万千瓦,分别增长5.4%和10.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518.73万亩,增长 0.6% ;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 35.9万吨,下降2.6% ;农膜使用量 526.94 万公斤,增长 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7.57亿元,同比增长31.5%;实现销售产值557.26亿元,产销率为93.3%;实现工业增加值126.53亿元,增长13.5%。实现利润21.02亿元,同比下降59.9%,完成税金39.41亿元,增长10.9%。 轻工业快速增长。全市轻工业完成产值79.59亿元,同比增长44%,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7.98亿元,增长29.8%。 市县工业高速增长。中省属企业完成总产值327.87亿元,同比增长19.2%,市县属企业完成产值269.69亿元,增长50.4%。 八大工业重点行业“七增一降”。能源工业实现产值209.92亿元,增长26.3%;有色冶金工业产值实现216.59亿元,增长29.1%;食品工业实现产值59亿元,增长62.9%;装备制造工业实现产值26.18亿元,增长4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15.56亿元,增长111%;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6.07亿元,增长299.9%;纺织工业实现产值5.78亿元,增长20.6%;化工工业实现产值48.36亿元,下降3.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在全市重点监控的30种工业产品中,高速增长的有机制纸及纸板、白酒、乳制品、电解铝、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等产品,增速分别为278.3%、94.7%、80.5%、57.6%、51.2%和44.3%;快速增长的有黄金、配混合饲料、水泥等产品,分别增长19.3%、19.12%和12%。产量基本稳定的有塑料制品(1.32%)、硫铁矿(0.85%)、农用化肥(-1.27%)等产品;产量下降的主要有交流电动机、布、啤酒、磨粉机、生铁、洗煤等产品,分别下降62.6%、54.2%、25.2%、18.2%、14.5%、12.7%。 建筑业快速发展。2008 年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 93 个,完成施工产值96.16 亿元,增长 43.3% ;房屋施工面积 370.92 万平方米,增长 9.8%,房屋竣工面积177.73万平方米,增长28.1% 。建筑业实现利税总额3.46亿元,增长56.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3.59亿元,比上年增长54.5%,同比提高19.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5.75亿元,增长73.9%,同比提高29.9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完成131.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非国有经济投资完成154.57亿元,增长1.5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9.15亿元,同比增长97.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61.96亿元,增长93.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14.64亿元,增长50.7%。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完成118.13亿元,增长115.5%,占城镇投资的41.3%,其中水利、环保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 38.81亿元,增长84.4%,公路建设投资完成16.01%,增长20.2%。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22.32亿元,同比增长38.6%。全市商品房销售额15.87亿元,增长35.1%,房屋销售面积 98.28 万平方米,增长14.9%。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全市公路客运量6930万人,增长15.8%,客运周转量397820万人公里,增长18.5% ,公路货运量 3810万吨,增长19%,货运周转量432780万吨公里,增长21.9%。 邮电通信业全面发展。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46亿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数94.84万部,其中乡村电话61.6万部,无线移动电话用户229.29万部,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4.52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1.86亿元,增长2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14.81亿元,增长2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137.37亿元,增长27.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35.12亿元,增长86%,高于限额以下贸易企业和个体零售额70.5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4.23亿元,增长45.3%,其中星级以上企业实现4.64亿元,增长1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