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获州科技进步奖3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4项。 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2006年全州学校招收各类学生(未含学前教育)35570人,比上年下降1.1%,其中:高等教育(专科层次)782人,比上年增长2.6%,高中阶段教育4499人,比上年增长5.6%,初中阶段教育15066人,比上年下降3.1%,小学15223人,比上年下降1.1%;各类在校学生(未含学前教育)152047人,比上年下降1.1%,其中:高等教育(专科层次)1836人,比上年增长4.1%,高中阶段教育11839人,比上年增长3.3%,初中阶段教育45281人,比上年下降1.8%,小学93091人,比上年下降1.3%;各类毕业生34494人,比上年增长3.6%,其中:高中阶段教育3439人,增长4.5%,初中阶段教育14737人,增长8.8%,小学15712人,下降3.9%。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3.8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1.52%,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农民小学毕结业人员2149人,成人技术培训毕结业人员88808人,农民扫盲毕结业人员1276人。 高考人数、普通高考上线人数继续上升。2006年高考报考人数3185人,比上年增长0.8%;普通高考上线人数1266人,比上年增长18.8%,录取人数910人,比上年下降41.7%,录取率28.6%。中专录取1264人,比上年增长6.4%,高中录取3212人,比上年下降0.6%。 文化事业平稳发展。2006年全州文化事业机构47个,从业人员357人,其中:艺术事业机构5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35个,乡镇文化站31个,乡镇文化从业人员102人。艺术团体国内演出场491次,比上年增长1.2倍,国内观众655千人次,比上年增长1.2%。 广播电视积极推广网络建设,使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全州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22%,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87.8%,分别比上年提高0.07和0.32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全面进步。2006年全州有卫生机构66个,拥有床位数3426张,卫生技术人员327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0.1%和1.4%。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死亡率为147.39/10万;传染病发病率为404.46/10万,比上年下降0.2个千分点。 全州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使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我州参加云南省各项比赛获金牌4枚,银牌8枚,铜牌4枚。参加云南省青少年各项比赛获第一名3个,第二名5个,第三名3个。 九、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6年末,全州年末户籍总人口889873人,比上年增长1.0%,年平均人口885355人。年末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18203人,比上年增长1.4%;少数民族人口681693人,比上年增长1.5%,占全州总人口的76.6%。年内人口出生率为12.35‰,比上年下降0.9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27‰,比上年下降1.47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根据抽样调查资料,2006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412元,比上年增长11%。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425元,比上年增长7.0%。 2006年全州全部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5737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国有单位16304元,比上年增长9.7%,集体单位11829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他单位12538元,比上年增长11.6%。 2006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4071人,比上年下降2.9%。登记失业率为4%,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81万人,比上年增长2.6%。其中:参保职工3.1万人,比上年增长2.5%,参保的离退休人员0.7万人,比上年增长3%。全州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84万人,比上年增长1.6%,其中参保职工9.75万人,参保退休人员4.1万人,比上年增长1.4%。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发展。2006年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个,年末在院人数57人,其中:社会福利院2个,年末在院人数12人;优待优抚对象554户,其中:优待军属482户;优待总金额83.4万元;抚恤补助优抚对象311人。年末共有10875户、21628名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注: 1、2006年快报数与本公报数有出入的以本公报数为准。 2、2006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计生委统计数。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额仅为邮政、通信业务量。 5、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计算未扣除物价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