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6-3-19 2005年是实现“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州委、州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科教兴州、开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强州、依法治州”的发展战略,按年初州委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5年全州生产总值(GDP)为78.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83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占GDP比重比上年高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44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0:26.1:39.9。人均现价生产总值达8972元。 二、农业 州委州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贯彻中央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和落实粮食直补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养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进展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使全州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年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41368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 2005年全州干胶产量达190743吨,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农垦系统干胶产量达104498,比上年增长3.4%,农村干胶产量达62160吨,增长12.5%。 畜牧业生产在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中得到长足发展,主要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渔业生产保持增长。水产品产量达11809吨,比上年增长22.9%。 农机装备水平提高,机械设备不断增加,农村能源使用量加大,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年末(不含农垦系统)农业机械总动力70159万瓦特,比上年增长6.7%;农用载重汽车322辆,比上年增长3.9%;农用运输车527辆,比上年增长5.8%;大中型拖拉机1851台,比上年增长30.4%,小型及手扶拖拉机45069台,比上年增长4.7%;联合收获机297台,比上年增加68台,增长29.7%。全年农村化肥施用量(折纯)25838吨,比上年增长22.1%;农村用电458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3.4%。 乡镇企业平稳发展。2005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为229475万元,比上年增长28.0%,实交各种税金5077万元,比上年增长77.0%,乡镇企业6684个,比上年增长1.9%,从业人员41803人,比上年增长9.3%。 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紧跟市场需求,注重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优势产业带动作用突出,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2005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6262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9%。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5年全州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1451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2.5%,比上年提高46.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8.9%,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18.6%,比上年提高27.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3.2%,比上年降低6.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9次,比上年多周转0.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2%,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92766元/人,比上年增长12.5%;产品销售率97.1%。 固定资产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扶优限劣,使固定资产投资处于新的一轮增长期。2005年,全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566935万元,比上年增长63.3%,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439041万元,比上年增长60.0%,集体单位完成投资5360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47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在固定资产总投资完成额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52362万元,比上年增长60.6%,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3278万元,比上年增长69.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7726万元,比上年增长95.4%。全年施工项目数36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59个。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50.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5%,房屋竣工面积94.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13465万元,比上年下降45.8%。 2005年在投资高增长的影响下,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5%,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69313元/人。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州拥有民用汽车25978辆,比上年增长23.6%,其中:载货汽车12428辆,比上年增长29.3%。载客汽车11926辆,比上年增长16.5%。民用机动船86艘,比上年增长41.0%。公路通车里程6139.97公里。民航航班11424架次,比上年增长5.7%,接送旅客122.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 邮电通信业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管理,增强服务水平,使邮电通信业得到稳步发展。2005年,全州邮政、电信业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2466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州31个乡镇均开通了自动电话网,固定电话数达27.76万户,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电话13.73万户,比上年增长9.2%;公用电话1.1万部,比上年增长29.4%。移动电话用户22.95万户,比上年下降0.6%。固定电话普及率达31.5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26.05部/百人。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和适度的物价上涨拉动,促进了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趋旺。2005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5195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县以上141511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县以下73684万元,比上年增长2.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20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1%,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18073万元,比上年增长17.2%,个体私营经济129231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他经济47501万元,比上年增长2.2%。 由于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幅度高于上年水平。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2005年我州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加强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及周边地区的合作,促进了边境经济贸易的稳步增长。2005年,全州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2193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156228万元,比上年增长4.0%;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进口总额46477万元,比上年增长66.0%,出口总额109751万元,比上年下降10.2%;边民互市成交额47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0%;经济技术合作15796万元,比上年增长83.5%;边境贸易总额中:一般贸易创汇77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