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5年全州接待国内游客269.9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0.5%,接待海外游客3.1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7.8%,旅游综合总收入243985万元,比上年下降1.4%。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做到应收尽收,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增长。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38140万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增值税收入3946万元,比上年增长42.6%;营业税收入16794万元,比上年增长40.7%;企业所得税454万元,比上年下降9.6%;个人所得税593万元,比上年增长35.1%。地方财政支出13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9%。 全州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强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各项存、贷款余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全州各项存款余额10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5.54亿元,比上年下降3.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10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农业贷款49398万元,比上年增长3.4%。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91.92亿元,比上年下降0.1%;金融机构现金支出301.98亿元,比上年增长0.7%。 保险事业不断加大服务力度,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2005年全州保险费收入21298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人寿保费收入16431万元,比上年增长27.7%,财产保费收入4867万元,比上年增长7.2%;赔偿总支出4370万元,比上年增长41.1%。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带动作用和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使科技进一步取得新成果。2005年获州科技进步奖37项,比上年增加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8项。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质量得到提高。2005年全州学校招收各类学生(未含学前教育)35963人,比上年下降3.3%,其中:高等教育(专科层次)762人,比上年增长4.8%,高中阶段教育4261人,比上年增长5.1%,初中阶段教育15542人,比上年下降5.3%,小学15398人,比上年下降3.9%;各类在校学生(未含学前教育)153697人,比上年下降1.4%,其中:高等教育(专科层次)1763人,比上年增长4.6%,高中阶段教育11465人,比上年增长5.2%,初中阶段教育46127人,比上年下降1.3%,小学94342人,比上年下降2.3%;各类毕业生33858人,比上年增长1.4%,其中:高中阶段教育3242人,增长0.2%,初中阶段教育14821人,增长15.8%,小学15795人,下降9.0%。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3.64%,比上年降低1.13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55%,比上年上升3.58个百分点。农民小学毕结业人员1033人,成人技术培训毕结业人员57973人,农民扫盲毕结业人员324人。 高考人数、普通高考上线人数继续上升。2005年高考报考人数3160人,比上年增长0.6%;普通高考上线人数1066人,比上年增长39.7%,录取人数1562人,比上年下降0.3%,录取率49.43%;中专录取1188人,高中录取323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11.5%。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2005年全州文化事业机构48个,从业人员374人。其中:艺术事业机构5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35个,乡镇文化站31个,乡镇文化从业人员114人。艺术团体国内演出场226次,国内观众647千人次,比上年增长24.2%。 广播电视积极推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全州共有电视发射机344部,比上年增长0.9%;卫星地面收转站537座,比上年增长14.3%。全州31个乡镇全部开通了有线电视,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15%;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87.48%,分别比上年提高2.63和0.83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全州有卫生机构66个,拥有床位数3422张,卫生技术人员3230人。妇幼保健机构孕产妇死亡率为85.84/10万,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传染病发病率为424.18/10万,比上年下降0.79个千分点。 全州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使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5年我州参加云南省各项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7枚、铜牌7枚。参加云南省青少年各项比赛获第一名1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2个。 九、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年末,全州年末户籍总人口880837人,比上年增长0.5%,年平均人口878517人。年末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09746人,比上年增长1.0%;少数民族人口671295人,比上年增长1.9%,占全州总人口的76.2%。年内人口出生率为13.31‰,比上年下降0.9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74‰,比上年下降0.48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根据抽样调查资料,2005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172元,比上年增长8.0%。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874元,同比增长6.9%。 2005年全州全部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4313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国有单位14860元,比上年增长15.0%,集体单位9741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他单位11230元,比上年下降1.5%。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得到改善。2005年城镇私人竣工房屋面积72811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房地产开发竣工住宅面积30097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6.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6.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8%。 2005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4191人,比上年下降24.0%。登记失业率为3.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71万人,比上年增长3.6%。其中:参保职工3.03万人,比上年增长4.1%;参保的离退休人员0.68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全州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3.6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9.58万人,参保退休人员4.04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发展。2005年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个,年末在院人数56人。其中:社会福利院2个,年末在院人数16人;优抚对象户数793户,优抚对象341人。优待总金额94万元。 注: 1、2005年快报数与本公报数有出入的以本公报数为准。 2、2005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计生委统计数。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额仅为邮政、通信业务量。 5、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计算未扣除物价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