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及州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州十届政府四次全会会议精神,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突出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思路,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呈现了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据统计,2004年西双版纳生产总值为68786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增幅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年增速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31044万元,比上年增长1.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6677万元,比上年增长42.2%,增幅比上年高23.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比上年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0139万元,比上年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6:22.8:43.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分别为0.49、7.19和4.39个百分点。。人均现价生产总值达7882元。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受自然灾害频繁和产业化程度低的影响,粮食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艰巨,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物价上涨对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加大;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财政的财源单一,收支矛盾仍较突出等。 一、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把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深入贯彻和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和落实粮食直补政策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养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进展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使全州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365790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8%。 橡胶生产由于连年遭遇蚧壳虫害的影响,干胶产量下降。2004年全州干胶产量达167479吨,比上年下降4.4%,其中:农垦系统干胶产量达99214吨,比上年下降10.4%,。 畜牧业生产在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中得到发展。 渔业生产保持增长。水产品产量达9609吨,比上年增长0.9%。养鱼面积42930亩,比上年下降1%,养鱼单产得到提高。 农机装备水平提高,机械设备不断增加,农村能源使用量加大,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年末(不含农垦系统)农业机械总动力65733万瓦特,比上年下降0.4%;农用载重汽车310辆,比上年下降29.4%;农用运输车498辆,比上年增长13.2%;大中型拖拉机1420台,比上年增长8.7%,小型及手扶拖拉机43040台,比上年增长1.5%;联合收获机229台,比上年增加53台,增长30.1%。全年农村化肥施用量(折纯)21169吨,比上年增长22.6%;农村用电404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9.7%。 乡镇企业平稳发展。2004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为179338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实交各种税金2869万元,乡镇企业6557个,比上年下降0.4%,从业人员38253人,比上年增长2.9%。 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在逐步形成多点支撑的增长格局中,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优势产业带动作用突出,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2004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3245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2%。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4年全州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290万元,比上年增长4.8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5.9%,比上年提高49.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6.1%,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9.3%,比上年高4.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6次,比上年多周转0.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0.9%;全员劳动生产率达82432元/人,产品销售率97.3%。 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扶优限劣,使固定资产投资处于新的一轮增长期。2004年,全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343133万元,比上年增长54.4%,其中:国有单位完成投资274514万元,比上年增长75.4%,集体单位完成投资6560万元,比上年下降36.6%;城乡居民个人投资29583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在固定资产总投资完成额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81637万元,比上年增长77.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7826万元,比上年增长8.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211万元,比上年下降41.6%。全年施工项目数392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72个,。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2.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5%,房屋竣工面积80.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6%。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97812万元,比上年增长35.1%。 2004年在投资高增长的影响下,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800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1%,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37326元/人。 三、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全州拥有民用汽车19845辆,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载货汽车9612辆,比上年增长4%。载客汽车10233辆,比上年增长10.7%。民用机动船61艘,比上年下降45.5%。公路通车里程6139.97公里,比上年增长1%。航班10804架次,比上年增长16.7%,接送旅客11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4%。 邮电通信业抓住机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管理,增强服务水平,使邮电通信业得到稳步发展。2004年,全州邮政、电信业全年完成业务总量19348万元,比上年增长7.7%,自动电话网乡镇数30个,固定电话数达24.18万户,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住宅电话12.68万户,比上年增长4.6%;公用电话0.85万部,比上年增长48.7%。移动电话用户23.08万户,比上年增长18.1%。固定电话普及率达27.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26.34部/百人。 四、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商业流通在政策连续释放中保证了内需的扩大性,消费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和适度的物价上涨拉动,促进了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趋旺。2004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7837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县以上1159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县以下718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17717万元,比上年增长14.8%,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15425万元,比上年增长12.7%,个体私营经济108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他经济46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 由于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幅度高于上年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