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丽江市统计局

丽江市统计局

2006年3月20日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市委一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突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丽江”的目标,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3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819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68137万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291372万元,增长10.8%。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8%、27.9%和48.3%。

“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超出“十五”计划目标2.5个百分点,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3.7%、15.4%和12.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见表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8.5%,消费品价格下降0.6%。工业品价格上涨4.7%。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16.5%,其中农产品类价格上涨4.1%。“十五”期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均上涨2%,比“九五”时期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5.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2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3.4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3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1.5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上年末上升0.7个百分点。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62460万元,比上年增加15535万元,增长33.1%。其中国税收入29957万元,比上年增加8760万元,增长41.3%;地税收入32503万元,比上年增加6774万元,增长26.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基础设施、机制体制、人才科技和资源瓶颈制约仍然突出。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农业

全年粮食产量401377吨,比上年增加15021吨,增产3.9%;油料产量7837吨,增产0.6%;烤烟产量12319吨,增产34.5%(见表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98725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4492万元,增长0.2%。“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比“九五”时期提高1.7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发电量、水泥、化肥分别比上年增长4%、7.7%、25%、346%(见表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4058万元,增长22.6%;实现利税总额21735万元,增长62.5%,其中利润总额9726万元,增长2.9倍;企业亏损面为22.4%,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489万元,下降73.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9412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十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6%,比“九五”时期提高10.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504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城镇投资536669万元,增长31.6%;农村投资15835万元,下降4.7%(见表4)。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9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商品房销售面积71.25万平方米,增长86.2%;其中住宅53.22万平方米,增长83.5%。商品房空置面积15.18万平方米,增长2倍。商品房销售额153348万元,增长84.6%。全市房屋施工面积274.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住宅162.84万平方米,增长1.1倍。房屋竣工面积160.85万平方米,增长1%;其中住宅108.36万平方米,增长42.5%。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580994万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2.59倍。五年间投资年均增长33.1%,比“九五”时期提高16.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达到411205万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16.3倍。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8072万元,比上年增15.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6094万元,增长1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1978万元,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17819万元,增长10.7%;餐饮业零售额37118万元,增长33.9%;其他行业零售额3135万元,增长24.2%。“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2%,比“九五”时期提高6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与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为1586万美元,增长194.2%,其中出口1567万美元,增长190.7%。协议外资1367万美元,增长55.9%,实际利用外资1312万美元,增长272.7%。“十五”期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9.5%,超出“十五”计划目标12.3个百分点。

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04.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海外游客18.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5%,国内游客385.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38.58亿元,增长21.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931万美元,增长85.2%,国内旅游收入34.47亿元,增长16.7%。“十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725.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到17086万美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63.5%和95%。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664.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8.18亿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62.5%和1.4倍。

七、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44482万元,比上年增12%。货物运输总量1068万吨,比上年增长2.1%,旅客运输总量715.43万人,比上年增长9.4%(见表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885万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90万元,增长2.5%;电信业务总量10495万元,增长47.2%。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2万户,年末达到18.93万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15.1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3.8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34万户,年末达到24.5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3.4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8.5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8.2部/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