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丽江市统计局

五、消费品市场销售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亿元,达到18.34亿元,增长16.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市场需求相对活跃,实现零售额13.6亿元,增长16.5%;农村市场(县以下)需求比较稳定,实现零售额4.74亿元,增长11.9%,增幅比城镇低4.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呈现双旺,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2亿元,增长16.3%;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3.63亿元,增长15.6%。分经济类型看,私营个体经济、集体及股份合作制经济零售额增长较快,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4亿元,下降30.0%;集体及股份合作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2亿元,增长38.4%;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8亿元,增长26.0%,其中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16亿元,增长33.3%;其他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9亿元,下降4.7%。

六、旅游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60.09万人次,同比增长13.8%;实现旅游总收入46.29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国内游客达到429.22万人次,增长11.2%;国内旅游收入38.94亿元,增长8.0%。全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0.87万人次,增长68.9%,其中港澳游客8.67万人次,增长1.89倍,台湾游客6.82万人次,增长53.0%,外国人15.39万人次,增长42.0%;国际旅游收入8821万美元,增长78.9%。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全年进出口总值1806万美元,增长13.9%。其中,出口1490万美元,下降4.9%;进口316万美元,增长17.9倍。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外商投资项目到位资金1780万美元,增长35.7%;实施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70项,到位资金39.07亿元,比上年增长53.2%,其中省外到位资金24.98亿元,增长58.9%,省内到位资金14.09亿元,增长44.0%。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年完成货运量962.77万吨,下降9.8%,其中公路货运量96.94万吨,下降9.8%,民航货邮运输量0.83万吨,增长43.1%;公路货物周转量119043万吨公里,下降4.3%。完成客运量767.48万人次,增长7.3%,其中公路客运量613.21万人次,增长1.5%,民航客运量154.27万人次,增长38.4%;公路旅客周转量69115万人公里,增长1.1%。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926万元,增长3.1%。邮政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59元,同比增长11.2%。全年订销报刊累计数982.2万份,增长19.3%;特快专递16.45万件,增长185.6%。电信业务保持稳定。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0167万元,增长0.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98万户,增长5.5%,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7.31部/百人,每百人净增0.67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5.1万户,增长43.3%,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0.41部/百人,每百人净增8.87部。固定移动电话普及率47.72部/百人,每百人净增9.54部。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6.28亿元,比年初增长19.8%,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94.78亿元,比年初增长16.2%(见表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8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48.07亿元,增长17.1%,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3.78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市营业性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20065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14万元,增长10.5%;寿险保费收入11586万元,增长17.2%;机动车辆险保费收入4290万元,增长27.2%;健康险保费收入1556万元,增长13.4%;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717万元,增长14.6%。全年赔付额7032万元,增长15.7%。其中:财产险赔款429万元,下降31.1%;机动车辆险赔款2335万元,增长11.3%;寿险给付2590万元,增长64.4%;健康险给付903万元,下降21.3%;意外伤害险给付774万元,增长22.7%。

九、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群艺馆6个,乡镇文化站63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66.91%,比上年提高2.46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7.65%,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部分家庭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两免一补”资金2376万元。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稳步扩大。职业高中全年招生1034人,在校学生达到2274人,分别增长39.5%和19.7%(见表8),普通高中全年招生7531人,在校学生达到20413人,分别增长6.0%和11.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42%,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2.38%,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51.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59.11%,比上年提高2.67个百分点。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全年安排科技三项费1104万元,增长102.6%。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项。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0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8个,比上年增加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860张,增长11.5%,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741张,增长12.1%。卫生技术人员2877人,增长3.4%,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16人,注册护士1020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技术人员209人;卫生监督所5个,卫生技术人员42人;乡镇卫生院60个,床位920张,卫生技术人员910人;各类诊所166个,人员309人;乡村卫生室418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43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县(区)2个,覆盖农村人口数32.11万人,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7.70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共举办市级综合性运动会2次、县(区)级综合性运动会39次、乡镇(办事处)级综合性运动会145次、行业系统综合性运动会53次。全市体育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5.2%。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我市64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击剑、足球、皮划艇、排球、网球、体操、跳水、武术等九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金牌翻番、总分超过上一届的好成绩。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金牌2块、银牌4块、铜牌4块的好成绩。

十、人口、计划生育和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54185人(见表9),增长1.5%。全年出生人口11173人,人口出生率9.75‰;死亡人口5415人,死亡率4.73‰。全年净增人口16577人,其中自然增长人口57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