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从丽江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了全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旅游业持续发展,财政收入增加,金融运行平稳,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3402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高于全省增长水平1.二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增长7.5%的计划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620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3663万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152741万元,增长13.7%。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30.3:26.3:43.4,调整为29.2:25.0:45.8。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黑白水电力集团和丽江药业公司进行了国有股减持工作试点。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并进人上市辅导期。地、县机构改革顺利进行。实施了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和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重点的财政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4个,合同引进资金11.6亿元,实际到位2.6亿元。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就业人员68.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013万人。全年通过多种途径使1261人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观念更新和全方位开放意识不够,主要表现为招商引资力度 小,办法点子不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区对外开放的总体规模和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除旅游业外,还没有形成其它具有较大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三是我区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入自给率低,财政增收困难,财政调控能力弱;四是工业生产下滑,工业企业困难突出;五是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不够快,农民增收难,收入渠道单一;六是基础设施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极大地阻碍了我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七是劳动者素质偏低,与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继续加大科教兴农力度,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605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种植业84202万元,增8.5%;林业11372万元,减26.3%;畜牧业56606万元,增0.1%;渔业8392万元,增23.5%。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62603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58495吨, 比上年减0.6%;年末大牲畜存栏44.58万头,猪存栏82.25万头,羊存栏93.72万只。渔业进一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6361吨,比上年增长12.4%。 认真实施了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4303公顷,其中天保工程造林19102公顷,退耕还林造林1730公顷。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迈出了可喜步伐。年初召开了全区生物资源开发工作会议,全区紧紧围绕“建设云南省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目标,加大了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作力度。苦良姜、山嵛菜。青梅、白芸豆、青刺果、兰花、球很花卉等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生物资源创新增加值4.25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2.7%。 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总收人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实交税金8327万元,增长19.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运行质量提高。企业改革得到深化,国企脱困取得初步成效。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4864万元,比上年下降1.6%,但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国有及年销售收人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267万元,增长9.1%,亏损面减少3.2个百分点,亏损额下降23.7%。 建筑业有所下降。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6077万元,比上年下降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由于“九五”结转项目少,“十五”开局之年新项目开工不足,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2%。为此,地委、行署专门召开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明显好转,基本遏制住了年初大幅下降的势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224万元,比上年增长0.7%。完成了丽维线石鼓至中兴段路基工程、丽宁路、祥宁线永胜县城至郑家坟段二级路、丽攀线华坪段二级路二期工程、务坪水库大坝主体填筑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启动了古城南片小区开发、羊坪水库除险加固、丽江至甘海子公路改造、高美古天文台、云南大学丽江旅游文化学院、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等一批新项目,有力地拉动了全区的投资增长。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7262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16.5%。其中:公路72542万吨公里,民航84万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7246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20.8%。其中:公路53282万人公里,民航19182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825万元,比上年增长5%。固定电话期末达76609户,其中市内电话55374户,农村电话21235户。全区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7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国内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销售有所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0306万元,比上年增长8.0%。分城乡看,城镇69649万元,增长10.6%;农村30657万元,增长2.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25385万元,增长10.6%;集体经济14644万元,下降12.6%;个体私营经济42335万元,增长15.7%;其它经济17942万元,增长8.0%。 市场物价小幅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7.1%,比上年提高7.l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