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昭通市统计局

消费结构继续调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类实现销售额1.04亿元,增长112.2%;石油制品类实现销售额4.78亿元,增长75%;化肥类实现销售额1.02亿元,增长20%;快报杂志类实现销售额0.58亿元,增长11.5%,基本生活用品销售稳步增长。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2004年全市签约及实施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49个,其中:新签约基本67项;签约及实施项目协议总投资197.12亿元,同比增长15.95%,其中新签约及实施项目协议总投资42.32亿元;2004年实际到位资金13.5亿元,比上年多到位6.6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旅游业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有所增加。全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93.6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174人(次),国内旅游者193.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2888.28万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外汇收入3.64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07%,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0.3%。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税务部门组织各项收入21.74亿元,比上年增长40.99%。各项收入中,国税部门各项收入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53.62%,其中税收收入16.21亿元,增长53.83%;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5.51亿元,增长13.57%,其中税收收入4.07亿元,增长20.19%。

金融业平稳运行,存贷款余额稳定增长,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货币流通性有所增强。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129.47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7.7亿元,增长27.2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7.26亿元,比上年末净增13.9亿元,增长25.56%;企业存款余额3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75亿元,增长22.8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93.4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5亿元,增长12.32%。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达37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5.78%;累计现金支出达387.14亿元,增长46.44%,全年货币净投放8.85亿元。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取得初步成效。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5478万元,比上年下降12.01%。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758万元,比上年增长21.95%,寿险保费收入6720万元,比上年下降35.4%。支付各类赔款56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财产保险支付已决案赔款4107万元,增长32.82%;支付人身保险赔款1515万元,下降1.8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全市年末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0.36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0.39万人,比上年增长11.37%;普通高中31所,在校学生3.57万人,比上年增长14.85%;普通初中139所,在校学生21.22万人,比上年增长4.91%;小学2615所,在校学生77.18万人,下降0.7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75%;小学在校生巩固率98.4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65.14%。全年扫除文盲3.48万人。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和科技推广成效显著。组织实施科技试验、示范推广项目46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33项。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达5191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02人,中级16014人,初级32922人。年末全市拥有独立核算科研机构2个,人员80人,科技三项经费达到113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各种舞台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12个,乡(镇)文化站157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卫星电视收转站1688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2%,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0%,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10.54%,报刊、杂志以及图书出版的发行量不断增加。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就医条件和用药安全有较大改善。全市医院共有病床4967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754人,其中职业医师1959人,职业助理医师512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27个。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共获奖牌98枚。其中:金牌40枚,银牌38枚,铜牌20枚,为我市争得了荣誉。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231人,其中各级环境监测站8个,环境监察人员59人。坚决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全市共投入环保经费6825万元,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524.35万人,其中男性274.18万人,占52.3%;女性250.17人,占47.7%。非农业人口40.56万人,占7.7%。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12元,比上年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985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1171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06元,比上年增长10.27%;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39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74.7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6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9.4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82%,比上年上升了0.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61%,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44582人,有57589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障;有115129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社会福利机构59个,床位1176张,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达33处,全市城镇有71733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比上年增加3727人。

注:

1、本公报所列部分数据为年末快报统计数,总人口为公安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项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一、二、三产业按国民经济新行业发类。

3、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03年昭通统计年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