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市场物价小幅上扬。200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总水平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5.2%,其中化学肥料价格上涨8.4%。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外贸自营进出口额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50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出口14004万美元,增长40.8%;进口997万美元,下降21.2%。全市外贸出口商品为17类48种。“两烟”出口5163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36%,其他地方特色产品8841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4%。与我市有贸易合作的国家和地区达66个。 出口主体发生变化。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及个私、三资企业的迅猛发展,非公企业在我市对外贸易中日趋活跃。2005年非公企业出口额达9473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63.1%。 旅游产业培育力度加大。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路,以“五山一村”景区景点开发为重点,着力打造“红塔山—抚仙湖”滇中旅游线。全年引团入玉工作取得新进展,团队游客比上年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国内旅游人数达56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3%;海外旅游者2270人,比上年增长45.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4亿元,比上年增长42.2%;旅游外汇收入50.12万美元,增长32.2%。年底全市有星级宾馆、饭店46家,有国内旅行社20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5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42.9亿元,比上年下降1.2%。地方财政收入33.7亿元,增长10.6%,其中各县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8亿元,增长29.0%,八县一区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过亿元,增幅较高的分别是:新平县增长55.5%;元江增长51.7%;澄江县增长35.9%;华宁县增长32.6%。 地方财政支出44.2亿元,增长16.0%。从地方财政支出项目看,2005年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市完成基本建设支出0.76亿元,增长173.5%;农业支出完成2.9亿元,增长28.0%;水利和气象支出完成1.4亿元,增长42.0%;教育支出完成8.7亿元,增长1.9%;医疗卫生支出完成2.9亿元,增长11.8%。 2005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截止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4.1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7亿元,增长8.5%。其中:企业单位存款余额155.1亿元,比年初减少10.5亿元,下降6.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8.8亿元,比年初增加26.0亿元,增长16.0%。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4.4亿元,比年初增加13.0亿元,增长7.8%。 2005年全市保险业实现各种保费收入91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9476万元,增长2.1倍;车辆险保费收入23009万元,增长5.2%。全年全市赔付支出20175万元,增长2.8%。其中:财产险赔付额2915万元,增长13.2%;车辆险赔付额13323万元,增长14.4%。 九、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活跃。全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扬聂耳旗帜、打造聂耳文化品牌的战略思路,以打造聂耳文化品牌为主要工作方向,成立了聂耳音乐基金会,设立聂耳纪念日,并开展了一系列以聂耳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借庆祝活动,造势宣传,扩大聂耳故乡知名度,奖励玉溪获奖文艺作品,推进聂耳故乡文艺繁荣与发展。2005年底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公共图书馆10个,群艺馆、文化馆10个。 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17%和98.97%。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发展到1895座,电视发射台及转播台599部,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近2000户。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享受“三免一补”政策的学生达14.5万人,三个民族自治县的小学生全部实现了免费上学。组建了烟草、工贸、旅游3个职教集团,职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0.7:1。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952所,专任教师21823人。其中:大专院校2所、中专3所、普通高中23所、初中106所、小学634所、职业中学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招收各类学生12.2万人,毕业学生10.8万人,在校学生39.9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6.4%。普通初中升学率74.3%。大学本专科录取率60.4%;高考录取人数比上年增加805人。 科技成果硕果累累。2005年获省奖励的科技成果14项,其中自然科学类获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申报专利85项,批准59项。有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其中: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列入省院省校合作项目4项,这些项目争取到国家和省530万元资金支持。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完成了23所乡镇卫生院“一无两有”建设,启动了澄江、峨山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农民看病住院得到医药费补助的人数达到20.9万人次,补助金额299.2万元。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年内未看病人免费提供年度健康体检服务的有17.8万人,使所有参加农民真正享受到了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惠。 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实现了玉溪籍运动员参加全国运动会奖牌零的突破;在云南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上,玉溪代表团取得了奖牌总数和团体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云南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12金18银8铜的佳绩。 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实效。2005年以“三湖一海”水污染防治为重点,抚仙湖综合治理力度加大,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杞麓湖调蓄水隧道工程进展顺利,隔河泄水蓝藻去除应急工程投入运行,人工湿地建设和入湖河道整治步伐加快,实施了“抚仙湖环湖文明走廊”工程,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全面开展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拆除了9座污染严重的小高炉,完成林业生态建设25.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中心城区“九大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河滨路建设工程、飞井海旅游区和引水入城管道工程、玉溪大河综合整治一期主体工程等先后竣工,其余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中。2005年,全市中心城区及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23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8.2平方米,路灯25802盏。 十一、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事业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完善。年底全市有28933个单位(含个私经济)参加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13.8万人,发放养老保险金64265万元;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人员5.2万人、生育保险的人员4.5万人,支付工伤保险金856万元,生育保险金578万元;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10.85万人,为失业职工发放保险金3337万元;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17.79万人,支付医疗保险金25172万元。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28408人,户数达16482户,保障资金271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