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图七: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出口总额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进口总额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 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年末全市正常运转的“三资”企业共有20户,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倍。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6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24%;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28%;国内旅游收入1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54%。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200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7.7亿元,比年初增长2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9.3亿元,比年初增长6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5亿元,比年初增长1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2.8亿元,比年初增长12.3%。其中:短期贷款58.7亿元,比年初增长5.5%;中长期贷款73.1亿元,比年初增长17%。全年金融机构实现现金收入488亿元,现金支出479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回笼现金9亿元。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全年保费收入3.3亿,比上年增长40%。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53%;人身险保费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30%;支付各类赔款0.65亿元,与上年持平。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2007年,高等院校招生3103人,在校学生8712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1879人,在校学生4357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高中招生4246人,比上年增长57.73%,在校学生9052人;普通高中招生11717人,比上年下降4%,在校学生34795人;高考录取率56.6%。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普通初中招生39811人,在校学生111939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5.6%。小学招生37290人,在校学生23956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4.0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02%。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13项,安排经费553万元。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安排科技经费223万元;省级科技项目12项,安排科技经费330万元。共列入市级科技计划25项,安排科技三项费80万元。其中:新开展科技计划项目22项,上年延续项目3项。年末全市拥有独立核算科研机构5个,从业人员210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54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274人,中级11191人,初级20300人。有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240人,组织实施省级科普项目14项,安排经费45万元;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486个,会员达13725人;有市级学会20个,会员6930人;有县级学会67个。全年农函大办学64个乡镇,开办了31个专业166个教学班,招收学员5866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文物保护机构6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49万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4.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6%,有线电视入户率17%。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有新的改善。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38个。其中:医院数(含卫生院)114个;医院床位数4780张;卫生技术人员4650人;每千人有卫生技术员2人,有医生0.91人,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和蔓延。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63次,参加人数15万人次,获省级以上奖牌88枚。其中:金牌29枚,银牌29枚,铜牌30枚。全民健身活动得到广泛开展。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资金达1900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0%,比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比上年减少0.18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年年末总人口为246.8万人,比上年未增加2.5万人;全市出生人口3.1万人,人口出生率12.6‰;死亡人口1.5万人,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6.7‰。 图八: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0元,比上年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2365元,比上年增长10%。 图九: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有49565名城镇职工和17833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7.4%和3%;有76330名职工和27731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7.1%和12.1%。 职工工资增加,再就业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580元,增长8.6%。年内通过职业介绍实现就业的人员有11821人,比上年增长27.6%。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建成区面积47.3平方公里,城镇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3.77平方公里,城镇人均绿化面积11.6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6.3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562张,国家办收养性床位130张。全年民政事业支出15679万元,享受救济人数为31万人次。其中:有34147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735人享受五保生活保障。 注:1、公报中的部分数据为预计数; 2、生产总值(GDP)绝对数为现价,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