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玉溪市统计局

200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一年。玉溪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的发展思路,突出“三优一特”的发展重点。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改革创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较大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32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6.3亿元,增长5.6%,占GDP的比重为11.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4.4亿元,增长8.6%,占GDP的比重为65.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7.2亿元,增长8.0%,占GDP的比重为23.5%。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6、5.7和1.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3%、69.5%和23.2%。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93.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了2.8个百分点,达28.5%,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市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求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市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求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3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6%。农业总产值达到59.7亿元,增长7.5%。农业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种植面积呈现粮食作物减少、非粮食作物增加的态势。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1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32.1万亩,比上年减少7.2%;非粮食作物面积184.2万亩,比上年增长4.8%。2004年全市粮食与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为41.8﹕58.2,与2003年的44.7﹕55.3相比,非粮食作物比例提高了2.9个百分点。烤烟生产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烤烟种植面积71.9万亩,增长14.1%,总产为10334万公斤,增长18.8%,收购烟叶9879万公斤,农民人均从种烟中获得的收入由2003年的431元,提高到了2004年的649元。(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一)。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畜牧业实现产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肉蛋奶总产量1987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9.9%,其中肉类总产量17159万公斤,增长9.1%。年内出栏肉猪159.9万头,增加11.2万头,出栏率达124.5%,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年末大牲畜存栏31.3万头,减少2789头;生猪存栏140.2万头,山绵羊存栏34.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加11.8万头和2.1万只。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完成11722吨,比上年增加803吨,增长7.4%。

林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完成造林合格面积16.4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57.5万株。累计封山育林47.7万亩,其中当年新封育林面积4.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9.6万亩,珠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完成1.6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人工造林0.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提高明显。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9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1%。实现工业总产值402.2亿元,增长12.8%,其中:中央省属工业完成187.6亿元,增长7.6%;市县区属工业完成214.6亿元,增长18.3%,地方工业发展总量首次超过中央省属工业。从主要行业来看,卷烟及配套产业完成总产值190.7亿元,增长6.0%;矿电产业完成130.5亿元,增长9.2%。非卷烟工业产值完成237亿元,超过卷烟产值71.8亿元,比重达59%。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分别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323.5亿元、155.9亿元和49.4亿元,分别增长20.6%、16.3%和48.5%。其中:市县属工业企业分别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136.8亿元、11.5亿元和5.1亿元,分别增长41.2%、68.4%和1.6倍。总计中,卷烟及配套产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1.4亿元,增长5.5%,利税总额145.3亿元,增长12.4%,其中利润45.2亿元,增长37.7%。

建筑业平稳增长。2004年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4.5亿元,增长5.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6.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7万平方米。全市具有资质等级证的建筑施工企业132个,从业人数36043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2004年全市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1%。投资的增长,对拉动我市的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国有、城镇集体单位和“三资”企业完成投资59.2亿元,增长13.7%。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投入大幅增加。2004年生产性投资完成46.7亿元,比上年增长42.9%,生产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达到57.1%,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市级财政资金拉动社会投资的比例达到1︰12。

当年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有:云南玉溪电信公司通信设备项目、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100万吨钢工程项目、玉溪移动公司通信设备项目、玉溪红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一、二部综合改造项目、玉溪红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进6套高速卷包设备项目、澄阳公路项目、华盘二级公路项目、昆钢大红山铁矿二期工程项目、玉溪龙马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凤凰立交项目等。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客货运输发展平稳。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1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232.7公里、一级公路达70.1公里,高级及次高级路面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16.2%。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1031.6万人,比上年下降1.9%。旅客周转量8.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6%。完成货运量2056.8万吨,比上年下降5.2万吨。货物周转量20.6亿吨公里,下降5.6%。

邮电通信进一步发展,电话普及率明显提高。年底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发展到52.3万门(含流动市话),比上年增加5.4万门,固定电话机总数达到38.7万部,增加3.2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0.6万户,比上年增加1.2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38部,比上年增加1.8部,增长5.0%。到2004年底,互联网用户达到111560户,其中宽带网用户29544户,窄带网用户82016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受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消费信心日益增强的影响,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4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亿元,增长9.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6亿元,下降2.7%;集体经济实现6.0亿元,下降6.5%;私营经济实现5.0亿元,增长13.6%;个体经济实现18.3亿元,增长18.4%;其他经济实现8.5亿元,增长11.0%。从城乡市场看:市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3亿元,增长10.9%;县区实现13.2亿元,增长8.0%;县以下实现14.9亿元,增长8.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8.5亿元,增长9.0%;餐饮业实现6.1亿元,增长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