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年货运量1380万吨,比上年增长2.68%;货物周转量151800万吨公里,增长1.3%;客运量778万人次,下降16.07%;旅客周转量83311万人公里,下降8.20%。到2003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9901公里, 比上年增加177公里。公路中等外公路3335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地管公路8680公里;省管公路1162公里。全市汽车拥有量29685辆,比上年增加307辆,增长1.0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完成320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57%。年末市话容量达(不含小灵通)68484门,农话容量46425 门,总容量达168343门,比上年增加l9052门;移动电话(含小灵通)达到283819部,比上年增加63970部,增长29.09%。电话普及率达17.12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47部/百人。全部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网。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592万元,比上年增长11.79%。其中:城镇187212万元,增长12.05%;农村96380万元,增长11.2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14万元,增长1.43%;集体经济10172万元,下降8.91%;个体私营经济163327万元,增长18.6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29451万元 ,增长7.40%;餐饮业40275万元,增长20.014%; 其他行业13866万元,增长1.13倍。全社会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50942万元,比上年增长0.8%。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1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出口3928万美元,增长38.9%;进口2253万美元,增长29.9%。在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2418万美元,下降4.6%;边境贸易3734万美元,增长94.7%,其中:进口2220万美元,增长36.3%;出口1514万美元,增长4.24倍。 利用外资有所增加。年末全市正常运转的“三资”企业共有65户。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34%。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4;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3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0.6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53%;国内旅游收入8.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94。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200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13亿元,比年初增长11.8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72亿元,增长12.9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82亿元,增长10.9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9.27亿元,比年初增长14.21%。其中:短期贷款51.02亿元,增长9.87%;中长期贷款24.16亿元,增长26.170%全年金融机构实现现金收入268.90亿元,现金支出266.90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回笼现金19964万元。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全年保费收入14190万元,比上年增长28.9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824万元;寿险保费收入886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46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2698万元;寿险给付1763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高等院校招生2016人,在校学生5575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515人,在校学生2335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高中招生1664人,比上年下降10.60%在校生4163人;普通高中招生8330人,比上年增长9.98%,在校生21945人,高考录取率58.6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普通初中招生40217人,在校生117061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31.44%。小学招生42647人,在校生2413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6.92%。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 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7项,安排经费252万元;新开展市级科技项目36项,安排科技三项费用40万元。年末全市拥有独立核算科研机构4个,人员115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468人。其中:获得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824人,中级9103人,初级23541人。有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164人,组织实施省级科普项目3项, 安排经费18万元;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508个,会员达12403人;有市级学会21个,会员5142人;有县级学会60个。全年农函大办学72个乡镇,开办了30个专业128个 教学班,招收学员4733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46万册,文物保护机构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2.1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2.30%,有线电视入户率12%。报刊、杂志以及图书出版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年末有综合档案馆6个。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有新的改善。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54个。其中:医院数(含卫生院)110个;医院床位数4785张;卫生技术人员4467人,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1.87个、 有医生0.94个。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和蔓延。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47次,参加人数5万人次,获省级以上奖牌63枚。其中:金牌23枚,银牌19枚,铜牌21枚。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资金达17128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50.59%,比上年提高35.32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0.04%,比上年提高4.35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 年末总人口为2392534人,比上年末增加17035人。全年出生人口30793人,人口出生率12.93‰;死亡人口15581人,死亡率6.45‰;人口自然增长率6.47‰。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0元,比上年增长6.570。农民人均纯收入1601元,比上年增长5.1%。全年解决了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市有42572名城镇职工和14504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分别比上年下降0.6%和增长8.7%;有49435名职工和14901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8.4%和下降1.3%。 职工工资增加,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6670万元,比上年增长2.8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599元,增长16.0%。年内通过职业介绍实现就业的人员有6621人,比上年下降2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