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9 保山市统计局

2002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机遇,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1087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000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600万元,增长8.9%,其中工业增加值90100万元,增长7.8%,建筑业增加值69500万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36270万元,增长10.3%。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40.2:19.8:40.0调整为38.9:19.7:4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25元,增长6.8%。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完成总收入81974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7%。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358603人,比上年增长0.78%,其中国有城镇集体及其他单位在岗职工96392人;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24682人,城镇其他从业人员494人;乡村从业人员123703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薄;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企业效益低;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购买力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年农业总产值(现价)达47358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3%;粮食受调减播种面积等影响有所减产,但总产量仍达88.12万吨;油料产量2.58万吨,与上年持平。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28.31%上升到29.57%。烤烟生产完成了指令性计划和提质增效的目标;甘蔗产量234.88万吨,比上年增长17.59%;茶叶产量10848吨,比上年增长2.73%。

林业有新的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人工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造林18.8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4.6万亩。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36085吨,比上年增长5.08%;禽、蛋产量有所下降。

渔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1888吨,比上年增长10.36%。

农业生产条件有新的改善。2002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68264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2.90%;大、中、小型拖拉机23250台,比上年末减少1127台;农用载重汽车1903辆,比上年末增加143辆;排灌动力机械2276台,比上年末增加242台。农村用电量1510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8.47%,已实现村村通电。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76万亩。年末拥有各种水库270座,比上年增加1座,库容达3988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72万立方米。

乡镇企业平稳发展,个私经济增势强劲。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为454034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3.0%;总产值353853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到2002年末,个体工商户达32994户,比上年增加105户;私营企业620户,比上年增加103户;个私经济从业人员57336人;上缴税金15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7.24%,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8.9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现价,下同)2729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56%(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产值26647万元,比上年增长6.58%;集体工业产值16788万元,增长0.16%;股份合作工业产值27206万元,下降5.49%;股份制工业产值93092万元,增长15.63%;“三资”工业产值10133万元,增长39.37%;个体私营等其他工业产值99098万元,增长16.0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81986万元,比上年增长14.28%;重工业产值90978万元,增长3.48%。

工业产品中食糖、铁矿石、啤酒、机制纸及纸板、混配合饲料、原煤增长较快,中成药、精制茶、人造板减幅较大。

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243万元,比上年下降60.77%;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73.93,比上年下降54.08。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67.08%上升为73.23%;亏损企业为31户,比上年增加14户,亏损面由上年的28.33%上升为48.44%。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1.91%。

建筑业平稳。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9.7亿元,比上年减5.92%。全市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5户,施工工程1041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689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66.17%;房屋施工面积129.65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4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07.85万平方米,减少5.5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不含大保公路保山段投资)208283万元,比上年增长11.7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113979万元,增长24.38%;城乡集体单位投资19681万元,增长13.4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8455万元,下降7.17%;其他经济类型投资36168万元,增长0.6%。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26185万元,比上年增长0.77%;更新改造投资14574万元,下降2.69%;其他投资6334万元,增长1.04倍;房地产开发投资8660万元,增长5.44%。按投资隶属关系分,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6830万元,比上年减1.16%;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91453万元,增长13.06%。全年施工项目793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657个。从投资结构看,全年第一产业投资16734万元,增长54.9%;第二产业投资46309万元,增长1.12倍。第三产业投资145240万元,下降5.53%,其中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25163万元。

云保公路左官至大水平二级路、习谦至县城油路、施甸七0七至大官市油路、腾冲县城至热水塘通县油路建成通车;腾冲大河水库除险加固、龙陵茄子山水库渗漏处理工程完工,农电网改造第二期项目顺利完成;大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城(集)镇建设稳步推进。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年货运量1344万吨,与上年持平;货物周转量149854万吨公里,增长17.82%;客运量927万人次,增长2.67%;旅客周转量90753万人公里,增长2.67%。到2002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9724公里,比上年增加471公里;公路中等外公路3469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地管公路8562公里,省管公路1162公里。全市汽车拥有量29378辆,比上年增加4136辆,增长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