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山市统计局 2004年2月 2003年我市经济运行面临着“一产缺水,二产缺电,三产受非典影响”的严峻形势,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克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按照年初市委一届四次全会和市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使国民经济在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 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730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000万元, 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77000万元,增长13.0%,其中: 工业增加值97000万元,增长11.0%,建筑业增加值325000万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371000万元,增长10.2%。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8.8:19.7:41.5调整为37.2:0.3:42.5。人均生产总值3662元,增长6.9%。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完成总收入86434万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688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2%。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367125人,比上年增长0.6370。其中:国有、城镇集体及其他单位在岗职工95362人;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27300人;城镇其他从业人员575人;乡村从业人员124388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70,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薄;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企业效益低;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购买力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 农 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农业总产值(现价)达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粮食受调减播种面积及气候不利等影响有所减产,但总产量仍达83.7万吨;油料产量2.76万吨,比上年增7%。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70:30。烤烟生产完成了指令性计划和提质增效的目标;甘蔗产量预计193万吨,比上年减42万吨,减1870;茶叶产量1.14万吨,比上年增长5.1270。(详见附表1) 林业有新的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人工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造林22.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7.5万亩;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4.28万吨,比上年增长4.97%。(详见附表2) 渔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4万吨,比上年增长17%。 农业生产条件有新的改善。2003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3807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8.12%;大、中、小型拖拉机24760台,比上年末增加1510台;农用载重汽车1777辆,比上年末减少126辆;排灌动力机械2312台,比上年末增加36台。农村用电量22095万千瓦小时,已实现村村通电。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5万亩。年末拥有各种水库271座,比上年增加1座,库容达3995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1万立方米。 乡镇企业平稳发展,个私经济增势强劲。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为51202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8%;总产值4003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到2003年末,个体工商户达34487户,比上年增加1493户;私营企业789户,比上年增加169户;个私经济从业人员63064人;上缴税金17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5%,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完成 288827万元,比上年增长11.25%(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产值218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53%;集体工业产值20498万元,下降0.97%;股份合作工业产值27406万元,下降3.32%;股份制工业产值127210万元,增长13.46%;“三资” 工业产值10613万元,增长52.29%;个体私营等其他工业产值81273万元,增长13.55%。 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67964万元,比上年增长12.49%;重工业产值120863万元,增长9.19%。工业产品中食糖、铁矿石、啤酒、机制纸及纸板、混配 合饲料、精制茶、人造板增长较快,原煤、金属硅减幅较大。 (具体情况见附表3) 工业经济效益下降。 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799万元,比上年下降33.01%;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54.36,比上年下降19.57点。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73.23%上升为74.57%;亏损企业为33户,比上年增加2户,亏损面由上年的48.44%上升为56.90%。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42%。 建筑业稳中有升。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全市建筑工程施工个数达1048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747个,占全部施工工程个数的71.28%;房屋施工面积191.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7.9%;房屋竣工面积95.72万平方米,减少2.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72011万元,比上年增长80.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136972万元,增长20.25%;城乡集体单位投资19410万元,下降1.38%;城乡居民个人投资44190万元,增长9.71%;其他经济类型投资71439万元,增长97.52%。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162011万元,比上年增长28.39%;更新改造投资26185万元,增长80.0%;其他投资4095万元,下降35.35%;房地产开发投资QA21260万元,增长1.45倍。 按投资隶属关系分,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1539万元,比上年减31.44%;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604717)元,增长36.05%。全年施工项目723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592个。从投资结构看, 全年第一产业投资19649万元,增长17.42%;第二产业投资60824万元,增长31.34%;第三产业投资191538万元,增长31.88%,其中: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36275万元,增长44.16%。重点建设进展良好。保山打叶复烤生产线、九隆名居三期工程、云保公路大水平至昌宁右旬二级公路铺筑工程等已完工;腾冲槟榔江猴桥二级电站、龙陵苏帕河阿鸠田电站、施甸三块石水库等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城(集)镇建设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