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玉溪市统计局

房地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完成30.3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5.9亿元,增长40.0%。全市商品房屋施工面积381.4万平方米,增长27.7%,其中住宅334.1万平方米,增长26.5%;商品房屋销售面积97.7万平方米,下降6.4%,商品房屋销售额21.2亿元,增长27.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9亿元,增长21.4%。从城乡市场看:市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8.1亿元,增长22.1%;县区实现28.0亿元,增长20.7%;县以下实现28.8亿元,增长21.2%。

图8  2003—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外贸自营进出口额平稳增长。2008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21354万美元,增长26.9%,其中出口20181万美元,增长28.4%;进口1173万美元,增长5.5%。分企业情况看:48户私民营企业完成17707万美元,增长32.0%;14户外商投资企业完成3647万美元,增长11.7%。2008年自营出口商品中,金额达1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17种,累计出口额19272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5.5%。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2008年,共利用市外国内资金项目175个,引进市外国内资金61.7亿元,增长28.0%,其中引进省外资金48.6亿元,增长80%。实际使用外资1819万美元,实现合同外资576.86万美元,其中: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户,合同外资额203.3万美元;增资2户,合同外资额373.5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快速发展。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客货运输发展平稳。实施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100公里,澄江至江川公路(抚仙湖东段)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3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2.7公里、一级公路74.7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1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2352万人,比上年增长7.1%;旅客周转量16.8亿人公里,增长5.8%。完成公路货运量5861万吨,增长12.7%;货物周转量64.2亿吨公里,增长15.6%。

邮电通信进一步发展,电话普及率提高。2008年底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发展到70.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0.1万户,比上年增加25.7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62.3部,比上年增加10.4部。互联网宽带网用户8.5万户,增长30.8 %。

图9  2003—2008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旅游产业持续增强。我市旅游产业继续坚持“打基础、创品牌、树形象”的发展思路,重视旅游、生态和文化建设的结合。着力推进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和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规划建设,顺利完成了规划编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全市接待游客7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1亿元、增长7.1%。年底全市有星级宾馆、饭店49家,有国内旅行社21家,国际旅行社1家,A级景区16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云南首批旅游小镇3个。

七、金融、保险业

2008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8亿元,比上年增长0.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64.5亿元,增长13.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66.2亿元,增长25.9%。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81.1亿元,增长7.9%。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9.8%,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图10  2003—200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008年全市保险业实现各种保费收入176228万元,比上年增长62.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152万元,增长11.4%;车辆险保费收入40557万元,增长10.2%;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6294万元,增长25.1%。全年全市赔付支出43802万元,增长49.0%。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4833万元,增长26.3%;车辆险赔付额23384万元,增长22.4%;人身意外伤害险赔付额3610万元,增长33.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有大专院校2所,招生3264人,比上年增长12.5%;在校学生10501人,增长6.9%;毕业生2558人,下降2.7%。普通中专学校3所,招生3862人,比上年增长14.6%;在校学生9982人,增长14.2%;毕业生2592人,增长22.1%。职业高中9所,招生5996人,比上年增长1.9%;在校学生15546人,增长14.4%;毕业生3247人,增长32.3%。普通高中22所,招生11995人,在校学生33651人,毕业生10734人。初中99所,招生3.3万人,在校生9.2万人,毕业生2.7万人。普通小学617所,招生3.2万人,在校生19.9万人,毕业生3.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

图11   2003—2008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巩固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成果。2008年共投入“三免一补”资金14535.9万元,全市全体小学生和绝大部分初中生共28.6万人享受补助,小学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0元,初中提高到每人每年750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样的免补待遇,玉溪成为了率先在全国大面积实施“三免一补”的州市。普高与职教协调发展,职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0.8:1。认真做好省确定的中小学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农村教师安居工程5万平方米定向廉租房建设78个项目全部开工。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我市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08年知识产权工作被省评为先进单位一等奖。成功举办了“聂耳杯”全国科技体育运动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和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2008年,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9项,争取科技经费2300万元,市级科技项目投入320万元。申报专利245件,批准(授权)专利150件。评出2007年度市科学技术奖励项目5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7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活跃。全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扬聂耳旗帜、打造聂耳文化品牌的战略思路,进行了一系列聂耳文化的软硬件工程建设,聂耳演艺(报告)厅、聂耳图书馆、聂耳纪念馆建成投入使用。聂耳竹乐团参加了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演出、大型滇剧《西施梦》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集体奖”、大型现代花灯剧《大山深处有天堂》获第十二届滇中南民族艺术节白象金奖,有效地提高了玉溪的知名度。在聂耳文化广场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把玉溪广场文化打造成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2008年底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公共图书馆10个,群艺馆、文化馆10个,75个乡镇建立了乡级文化站,330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文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