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亿元,增长14.1%。从城乡市场看:市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1.2亿元,增长15.8%;县区实现23.2亿元,增长14.1%;县以下实现23.8亿元,增长11.8%。 外贸自营进出口额平稳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6829万美元,同比增长76.9%,其中出口15717万美元,增长79.1%;进口1112万美元,增长50.5%。2007年自营出口商品中,金额达1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18种,出口额14717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3.6%。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2007年,共利用市外国内资金项目172个,引进市外国内资金48.1亿元,同比增长34.0%,其中引进省外资金26.9亿元,增长40.0%。实际使用外资1831万美元,同比增长19.1%。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快速发展。2007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客货运输发展平稳。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34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2.7公里、一级公路76.2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18.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1190万人,比上年增长8.9%;旅客周转量9.4亿人公里,增长6.7%;完成公路货运量2525万吨,增长9.8%;货物周转量36.9亿吨公里,增长11.5%。 邮电通信进一步发展,电话普及率提高。2007年底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发展到71.2万门,固定电话机总数达到33.3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4.4万户,比上年增加14.1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55.4部,比上年增加2.7部。互联网宽带网用户6.5万户,增长34.6%。 旅游产业持续增强。我市旅游产业继续坚持“打基础、创品牌、树形象”的发展思路,重视旅游、生态和文化建设的结合,全力打造“五山一村一河”精品景区。2007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70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2.5亿元,增长8.5%。年底全市有星级宾馆、饭店49家,有国内旅行社21家,国际旅行社1家,A级景区15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云南首批旅游小镇3个。 七、金融、保险业和证券 2007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截止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497.3亿元,增长8.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11.4亿元,下降0.8%。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60.5亿元,增长21.7%。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2.4%,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 2007年全市保险业实现各种保费收入108744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504万元,增长18.5%;车辆险保费收入36808万元,增长27.1%;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5027万元,增长9.6%。全年全市赔付支出29401万元,增长25.3%。其中:财产险赔付额3827万元,增长17.2%;车辆险赔付额19135万元,增长22.5%;人身意外伤害险赔付额2710万元,增长19.9%。 资本市场繁荣,证券、基金增长快速。截至2007年底,全市居民证券开户22972户,比上年增加15219户,是2006年的2倍,证券市值180487.2万元,是2006年的6倍。全市居民基金柜台交易金额达1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 2002—2007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2002—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2002—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有大专院校2所,招生2901人,比上年下降3.9%;在校学生9822人,增长4.3%;毕业生2629人,增长14.1%。普通中专学校3所,招生3369人,比上年增长9.6%;在校学生8741人,增长15.9%;毕业生2123人,下降3.0%。职业高中9所,招生5883人,比上年增长19.0%;在校学生13593人,增长31.9%;毕业生2455人,增长46.9%。普通高中22所,招生11513人,在校学生33330人,毕业生9251人。初中101所,招生3.1万人,在校学生8.8万人,毕业生2.9万人。普通小学628所,招生3.4万人,在校学生20.2万人,毕业生3.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9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9.3%。 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投入经费9616万元,享受免杂费、免教科书费、文具费的中小学生分别达到1.1万人和20.2万人。对5.6万名山区半寄宿制小学生和2万名初中贫困生给予每人每年250元和350元的生活补助。八县一区农村教师住房全面动工,新平、易门和华宁三县农村教师安居工程2008套住房已完工交付使用。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2007年,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1项,争取科技经费4525万元,市级科技项目57项,市级科技投入300万元。申报专利120件,批准(授权)专利77件,申报专利和批准(授权)量均居全省第二位。征集2006年度请奖项目73项,评出市科学技术奖励项目4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5项,5项获云南省科技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活跃。全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扬聂耳旗帜、打造聂耳文化品牌的战略思路,以打造聂耳文化品牌为主要工作方向,开工建设聂耳演艺(报告)厅、聂耳图书馆、聂耳纪念馆等重要文化设施。在聂耳文化广场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把玉溪广场文化打造成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有效地提高了玉溪的知名度。2007年底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公共图书馆10个,群艺馆、文化馆10个。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进步。2007年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23%和97.56%。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发展到7975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31座,调频发射机40部,电视转播发射台7座,电视发射机18部,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7.1万户。完成了258座“村村通”工程建设,解决了10200户4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卫生机构159个,医院53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7240张;卫生技术人员6673人,其中医生2926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363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387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2007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175.2万人,参合农民达163.1万人,参合率为93.1%。全年共158.4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减免补偿,减免补偿金6227.8万元,总受益面积达97.2%。防控措施落实有效,全年传染病报告发病4575例,发病率217.27/10万,比去年下降19.5%;全年发现艾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率已达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