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9 玉溪市统计局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2007年实施了30个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圆满完成第七届残运会玉溪分会场承办赛事。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玉溪运动员在第六届城运会上,获得2枚银牌。

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落到实处。2007年累计淘汰落后的生铁产能22.05万吨、水泥产能51万吨、电石1万吨、黄磷1.6万吨,通过淘汰落后产能,2007年共节能36.8万吨标准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下降17.0%;二是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自2007年4月1日起执行差别电价。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步伐明显加快,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医疗废物处理工程积极推进,“创卫”、“创模”工作不断加快。“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三湖一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不断加强,“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加快。生态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围绕中心城区生态市建设的要求,出水口生态公园水系完善配套工程、玉湖扩湖二期工程、中心城区综合整治搬迁安置一期工程正抓紧建设。2007年实施382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和325万亩天然林管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多平方公里。

全年安全事故死亡234人,比上年下降2.9%。其中,道路交通死亡208人,死亡人数与上年持平;工矿商贸企业死亡25人,下降7.4%;煤矿行业死亡1人,下降80%。较大事故起数明显下降,全年共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较大事故8起,死亡25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20%和41.9%。

十一、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事业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完善。2007年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单位2400户,参保在职职工59220人,收缴机关单位养老保险费6.2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1.86万人,收缴企业养老保险费3.6亿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4514户,参保职工19.3万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6亿元。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职工10.5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0.7亿元,共为4167名失业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756.8万元,确保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认真落实低保对象,增加临时性生活补助政策。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推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发放低保资金2835.4万元;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达21221户,人数达34534人,发放低保资金3999.8万元。

劳动就业规模大,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从业人员达到144.0万人,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到27.4万人,比上年增长3.8%。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1万人,再就业率70%,4721名“4050”人员和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7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26.4万人,比上年增长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的年末总人口为212.3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其中:农业人口174.5万人,非农业人口37.8万人。在总人口中,汉族人口142.9万人,占总人口的67.3%;少数民族人口69.4万人,占总人口的32.7%。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07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2780元,比上年增加1384元,增长6.5%;城市居民(红塔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6元,比上年增加1659元,增长16.0%;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93元,比上年增加1667元,增长17.5%;城市居民(红塔区)家庭每100户拥有汽车19.8辆,比上年增加0.8辆;全市城镇居民家庭每100户拥有汽车9.7辆,比上年增加1.3辆;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比上年增加474元,增长13.4%。

注:

1、生产总值、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7年玉溪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