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9 玉溪市统计局

十、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

2006年以“三湖一海”水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九溪人工湿地土建工程全面完成,搬迁了抚仙湖沿湖部分企业和农户,依法拆除了一批违章建筑。杞麓湖调蓄水隧道完成总工程量的70%。实施了星云湖周边1979亩鱼塘、314亩农田的退塘退田还湖及生态修复;启动星云湖人工湿地植物残体及农业固废处置、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抓好抚仙湖湖泊环境监测站(抚仙湖保护研究所)项目建设工作。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开展了水泥、冶炼等行业的综合整治,对12户企业实行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现了占补平衡。深入开展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3.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8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聂耳文化广场主体工程、红塔大道延长线、环山北路等工程完工,完成了玉溪大河防洪水系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扫尾和二期工程首批拆迁,出水口生态公园正在抓紧建设。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玉枕山片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十一、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事业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完善。2006年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单位2351户,参保在职职工5.9万人,收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4.9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8.4万人,收缴企业养老保险费2.9亿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4276户,参保职工18.5万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1亿元。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职工9.9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0.5亿元,共为5892名失业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226.3万元,确保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推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9.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19379户,人数达3.2万人,保障资金3063万元。

2006年全市从业人员达到136.0万人,比上年增长3.2%,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到26.4万人,比上年增长12.8%。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1.2万人,再就业率80%,2178名“4050”人员和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6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24.6万人,比上年增长1.5%。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的年末总人口为210.6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农业人口173.2万人,非农业人口37.4万人。本年出生人口23300人,死亡人口101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在总人口中,汉族人口142.2万人,占总人口的67.5%;少数民族人口68.4万人,占总人口的32.5%。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06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1396元,比上年增加3155元,增长17.3%;城市居民(红塔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7元,比上年增加806元,增长8.4%;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6元,比上年增加684元,增长7.7%。;城市居民(红塔区)家庭每100户拥有汽车19.0辆,比上年增加7.0辆;全市城镇居民家庭每100户拥有汽车8.4辆,比上年增加2.4辆;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34元,比上年增加220元,增长6.6%。

注:1、生产总值、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6年玉溪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