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增长25.0%。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完成城镇投资764.90亿元,增长23.2%。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57亿元,增长19.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3.67亿元,增长26.9%,其中工业投资193.28亿元,增长26.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2.66亿元,增长22.0%。 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1.99亿元,增长21.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1%。全市施工面积1780.62万平方米,增长16.9%,其中商品住宅1494.6万平方米,增长17.3%。 交通运输、电信和邮政 客货运输稳步发展。全年货运周转量2029207万吨公里,增长10.5%。其中:铁路1344366万吨公里,增长13.4%,公路619060万吨公里,增长4.7%,民航65645万吨公里,增长11.1%。全年旅客周转量1627957万人公里,增长5.0%。其中:铁路197805万人公里,增长11.5%,公路691813万人公里,下降2.3%,民航737649万人公里,增长11.3%。 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84.27万辆,增长11.5%。其中汽车拥有量47.55万辆。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84.7万户,增长16.5%。电话交换机容量189.64万门,下降7.6%。全年特快专递233.19万件,增长25.7%。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42亿元,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7%。按经济成份分,非公有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全年实现零售额479亿元,占全市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4.1%。从城乡市场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03.09亿元,增长17.7%;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6.33亿元,增长17.0%。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45.42亿元,增长13.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7.88亿元,增长31.0%;其他行业零售额26.12亿元,增长43.0%。 价格水平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8%,上涨5.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8.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3.4%,上涨3.4%,其中食品类上涨14.9%。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3.5%,上涨3.5%。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106.4%,上涨6.4%。 对外经济贸易及旅游 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66.83亿美元,增长42.1%,其中:出口32.39亿美元,增长39.0%;进口34.44亿美元,增长45.1%。对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总额14.23亿美元,增长30.9%,对欧盟国家的双边贸易总额6.48亿美元,增长18.5%。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9户,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增长43.5%。 旅游业平稳运行。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71.34万人次,增长0.8%,旅游外汇收入2.08亿美元,增长9.5%;国内游客2436.97万人次,增长12.4%,旅游收入153.33亿元,增长9.1%;旅游总收入168.92亿元,增长8.0%。 金融 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持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34.20亿元,比年初增长19.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530.46亿元,比年初增长23.7%;储蓄存款余额1212.17亿元,比年初增长4.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48.15亿元,比年初增长18.8%,其中:短期贷款1039.55亿元,比年初增长12.3%;中长期贷款2160.71亿元,比年初增长24.4%。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114.96亿元,现金支出5943.88亿元;现金净回笼171.08亿元。 二、环境保护和公用事业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加,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环保投资指数3.07%。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 公用事业 公交运营线路176条,新增公交线路10条,年内新增公交车辆287辆,日均客运量173.22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由上年的22%上升至26%。全年人工煤气供气量21843万立方米。 三、社会事业 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1所,招生6.78万人,在校生22.18万人,毕业生5.3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4.7万人,在校生13.46万人,毕业生5.43万人。普通中学289所,招生10.09万人,在校生28.82万人,毕业生8.69万人。普通小学1452所,招生9.18万人,在校生52.9万人,毕业生7.94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 建立健全“两免一补”制度。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了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共54万人,对16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给予寄宿制生活补助。 全年申请专利2033件,获得授权1429件。 文化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年末全市共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242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站135个。公共图书馆17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藏书4231千册。年末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8%,广播综合覆盖率98%。 卫生 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7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2个,共有卫生床位2.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4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4万人。设立20家惠民医院,500张惠民病床,已建成2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人口23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4.67万人,参合率94.45%。 体育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全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夺取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1枚;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06枚,银牌190枚,铜牌184枚。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登记失业率2.58%。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各类社会福利机构96个,拥有床位5940张,其中:农村敬老院87个,床位2500张。 四、人口、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9.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3万人,出生率为10.47%。,死亡率4.45%。,人口自然增长率6.02%。,城镇化率59.1%。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1%;人均消费性支出8707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0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1%。 注: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快报或预计数,增幅为同比口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