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省统计局 2004年2月16日 2003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更是云南各族人民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重重困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取得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成绩。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3年云南省生产总值(GDP)完成24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8.95亿元,增长5%,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67.76亿元,增长10.4%,对GDP增长的贡献为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92.09亿元,增长8.6%,对GDP增长的贡献为3.1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21.1∶42.6∶36.3调整为20.3∶43.4∶36.3。人均GDP为5647元,比上年增长7.5%。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股份制经济及个体、私营经济等发展迅速。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6%,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21.3%。积极推进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26.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0427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 市场物价总水平稳步上扬。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1.2%。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4%,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7%(见下表)。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省城乡从业人员2363万人,比上年增加21.7多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53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增长2.5%。年末全省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5110人,比上年末减少5900人,下降53.6%。年末全省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电力等能源供需紧张矛盾还未得到有效缓解,扩大就业的任务依然很重,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的卫生、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实现恢复性增长,烤烟、油料、花卉、甘蔗、蔬菜等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见下表)。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全省造林面积492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2216千公顷;橡胶产量21.78万吨,比上年增长9.6%。护林防火取得好成绩。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全省肉类总产量达254.09万吨,比上年增长7.7%;水产品产量21万吨,比上年增长10%。 农田水利建设也得到继续加强。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93万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1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866.3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完成719.75亿元,增长9.1%。从规模以上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63.5亿元,比上年增长8.7%;重工业增加值256.25亿元,增长9.6%。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6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6%。规模以上企业中,集体企业增加值20.22亿元,比上年下降4.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46.02亿元,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27.72亿元,增长8%。主要能源、原材料、机电类及支农产品生产保持较快的增长(见下表)。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57.44,比上年提高11.9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42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实现利润突破100亿元,达102.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85.61亿元,增长30.4%。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4.56亿元,比上年上升5.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27.93亿元,上升2.4%。亏损面49.1%,比上年上升2.43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省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0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全省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总产值34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施工房屋面积3525.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9%;竣工面积1795.6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98万个;实现利润总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20%;税金15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7731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省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规模扩大,投资活力增强,投资结构、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增长态势。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完成789.76亿元,增长23.9%。投资总规模首次跨越1000亿元新台阶,是自99’昆明世博会以来全省投资增幅最高的一年。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4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更新改造投资146.1亿元,增长28.2%;房地产开发投资112.2亿元,增长16%;其他投资263.5亿元,增长40.6%。 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取得新成就。2003年全省38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3.6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5%;资金到134.55亿元。其中有10项重大建设项目基本实现年内竣工投产目标。电网项目七甸500千伏变电工程、曲靖500千伏输电变电工程已于2003年5月31日和6月22日建成投产,标志着“西电东送”、“云电送粤”500KV“三变五线”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全省新增变压器容量225万千伏安,500千伏输电线路363千米;大朝山水电站第五号、第六号机组于2003年6月13日和10月16日并网发电,至此,大朝山电站的机组全部建成投产,新增45万千瓦装机容量;昆石高速公路、嵩待高速公路、元磨高速公路已分别于2003年11月16日、12月8日、12月28日建成试通车,全省新增高速公路281公里。全省建设领域发展步伐加快。 五、国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