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黔东南州统计局

全州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中等学校学生席位57276个,建筑面积141118平方米;小学校学生席位28916个,建筑面积I61990平方米;高等院校学生席位1200个,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城市道路改扩建18.69公里;新建公路204.20公里,改造公路489.18公里;电力电缆751.5公里;长途电缆线路长610公里;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5.14公里,城镇自来水曰供水量2.15万吨;粮食仓库面积800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全州公路里程已达6565公里,比上年增长8.9%,全社会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56314万吨、公里,增长6.9%;旅客周转量133310万人公里,上升2.9%。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州邮电业务收人完成42375万元,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11.6%。.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达45.7万门,比上年增加9.0万门,增长24.5%。全年办理邮政函件550.67万件,下降3.6%,全州年末电话用户34.4万户,增长31.8%,其中:市内电话2l.39万户,净增5.0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3.06万户.净增3.27万户;移动电话户数达274815户,增长33.9%;全州电话普及率为7.92部/百人;互联网窄带用户4322户,下降34.6%,互联网宽带(ADSL)用户7587户,增长4.2倍。

六、国内贸易

尽管遭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但商业贸易仍持续增长。2003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4.99亿元,增长16.5%;餐饮业2.38亿元,增长19.2%;其他行业1.75亿元.增长19.3%。

七、对外经济协作和旅游

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加快,招商引资取得新的进展。全州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27.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l.7%,其中:出口657.46万美元,增长52.7%,进口70.2万美元,增长261.5%。全年全州引进协作项目313项,实际完成262项,比上年增加59个项目引进合同资金989069万元,实际到位302076万元,比上年增加233161万元,增长3.4倍。

旅游业受非典疫情影响.发展趋缓。全年全州接待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同胞共计1.33万人,比上年下降50.5%。其中:外宾O.9万人,港、澳、台同胞0.37万人。接待国内旅游者168.86万人,增长5.1%。旅游总收入2.99亿元.下降3.2%,创汇294万美元,下降56.3%。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941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地方财政收人58489万元,增长12.O%;财政支出256898万元,增长10.1%

税收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全州各项国税收人共计入库42468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州地方税收人共计30536万元,增长11.7%。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全年全州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1144868万元,比年初增加192922万元,其中: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4167万元,比年初增加11517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954305万元,比年初增加69467万元。

保险业稳定发展。全年全州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18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财产保险收人6429万元,增长16.5%;人身保险赞收人12179万元,增长16.4%。全年财产险赔付金额3651万元,增长25.3%;人身险赔付金额1082万元,下降6.2%。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年科技项目共41个,其中:获国家科技部支持的项目2个,省科技厅支持的项目20个,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个;州科技局下达科技项目19个,全州评出科技进步奖61个,投入资金272.8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投入资金60万元,省科技厅投人178.5万元.州科技局投入资金34.3万元。

各项教育事业有所发展。全州有高等专科学校3所,在校学生10623人,比上年增长21.7%。有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本科学生595人;普通中学272所,在校学生263476人,增长9.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8所,在校学生13115人,普通小学2035所,在校学生47735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的新成绩,又有黄平、施秉、麻江、丹寨四个县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全州“普九”人口覆盖率达61.24%。全年扫除文盲23739人。

文化广播事业稳步发展。全州共有文化馆20个,职工人数113人,图书馆17个,博物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管理所16个,民族文化工作队7个,专业剧团2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6个,电视差转台398座,卫星地面站41963座,电视覆盖率93.55%,广播覆盖率77.54%。全年出版杂志12.54万册,出版报纸609.48万份。

卫生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州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12个,其中:医院39个,卫生院211个,妇幼保健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采供血机构6个。有医院病床6536张;卫生技术人员7369人,其中:执业医师2563人,执业助理医师1468人,注册护士1885人,社会诊所、医务室272个,卫生技术人员645人。村卫生室2240个,医生和卫生员3690人。

体育事业有所发展。我州在参加全国第七届民运会上,夺得龙舟直道500米第三名,侗族钩林武术表演三等奖。参加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我州运动员共获得三银四铜,并获先赴集体—个、先进个人一名。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州县以上环境保护系统机构17个,职工人数175人,其中:环境监测站3个,环境监测人员39人:监察队17个,监察员65人。全州自然保护区(点)28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州级保护区9个,县级保护区1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7100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5.6%。有风景名胜区i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9个,县级4个。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据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二氧化氮年均值0.019毫米/立方米,达国家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0.141毫米/立方米,达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值O.098毫米/立方米,比上年下降O•065毫米/立方米;降尘量16.21吨/平方千米,比上年下降2.42吨/平方千米;城市降水年均PH值5.0,城市酸雨频率62.2%,比上年下降6.5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州总人口434.78万人,比上年增长3.49万人,其中:男性230.26万人,,女性204.52万人,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6.28‰,人口自然增长率9.96‰。城乡居民收人不断得到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凯里市城镇居民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7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7.54%,比上年上升0.34个百分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实际增长4.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6.72%,比上年下降4.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