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随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全省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为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电信业务总量为69.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2%。年末全省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74.83万户,比上年增长20.8%;移动电话用户上升到252.73万户,比上年增长49.6%;互联网用户增至33.93万户,比上年增长91.8%。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0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3.84亿元,增长14.1%。财政总支出3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财政支出有序安排,重点支出基本得到保障,教育、科技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增长较大。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1.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比上年增长28.7%。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5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2.4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59.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7.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4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8.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为654.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1.07亿元。 年末全省股票交易户数为19.31万户,比上年增加1.37万户,增长17.7%;全年股票交易额为200.97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省保险部门保费收入为24.9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9.30亿元,增长12.0%;寿险保费收入为13.85亿元,增长30.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为1.76亿元,增幅较大。全省保险赔付金额为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为4.84亿元,增长17.2%;寿险赔付金额为1.97亿元,比上年下降0.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继续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的力度,科技进步总体水平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各项科技计划进展良好。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的科技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企业、科研所以及广大科研人员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专利申请1256件,比上年增长32.2%,其中授权专利616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为4.21万所,在校学生为1103.34万人,教职工为38.0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0.89万人。全省小学在校学生为484.2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普通中学在校学生继续增加,其中普通初中在校生为181.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为31.4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2%。 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继续扩大。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达12.27万人,比上年增长13.5%。博士学位授予点实现零的突破,在贵州大学建立了两个专业的博士授予点。全年研究生招生875人,比上年增长32.8%;在学研究生1973人,比上年增长39.1%。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教学、实验、科研等基础设施。 成人教育取得新的成绩。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在校学生为10.9万人,比上年增长32.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为6万人,比上年增长12.5%。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为273.3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8个,文化馆83个,博物馆9个,公共图书馆90个。有中远程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4座。有线电视用户244.17万户,比上年增长16.1%。新闻出版健康发展,报纸出版量29961.01万份,杂志出版量1376.65万份,图书出版量12838万册。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一、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积极推进。年末全省环保系统实有人数为1928人,设立了各级环境监测站50个。生态和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省已建立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65.2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0.6%。环境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一定控制,重点环境保护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12个,项目总投资0.34亿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绩,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力度有所加大,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十二、人口、劳动就业与人民生活 2002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7.96‰,死亡率为7.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5‰,年末总人口为3837.28万人。 预计年末全省从业人员达到2106.14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251.3万人。第一、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80.6%、5.2%、14.2%。全年有1.04万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149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598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38元。居民消费结构继续改善,食品消费继续下降,衣着类消费支出上升幅度明显提高,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交通与通讯方面的费用保持大幅增长。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继续增多。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有42.3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1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31.8万人,比上年下降3.3%;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63万人,比上年增长40.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00万人,比上年增长27.6%。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省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891个,床位数为1.68万张,收养人数为0.92万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961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81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6万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433万元,接受社会捐赠949万元。 注:(1)各项数据系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