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亟待加强。全州经批准的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6.11万公顷。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个,完成额6982万元;建烟尘控制区5个,控制面积14.8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工业废水排放量2138万吨,废水排放达标率为37%,下降44.9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量(SQ2)为2.1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58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22%。 十二、人口 2002年我州全年出生人口5.8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21‰;死亡人口2.34万人,死亡率为5.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7‰,全年净增人口3.46万人,年末总人口为410.44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78.81万人,占总人口的43.57%。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州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3.47亿元,增长11.0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036元/人,增长12.90%,主要是受今年行政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津贴所致。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29元,人平增收142元,增长9.5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尽管银行存款利率很低,但由于股市低迷和防范于未然的思想,促使居民把手中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到12月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94.58亿元,比年初增长15.26%,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增10.72%,定期储蓄存款余额增24.10%。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储蓄余额76.58亿元,增长16.99%,农村居民储蓄余额18.00元,增长8.43%。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员1.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12.09万人,同比增长0.54%,失业保险费征缴率达92.5%;全年安置失业人员9059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人数为5765人。有13个县、市正式启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19.47万人。2002年,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8.63万人,其中当年扩面新增参保职工0.33万人,养老保险费征缴率达100.06%。养老金发放人数为4.40万人,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全州有16个县.市实现了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参保人数为2.44万人。生育保险已在11个县、市展开,参保职工1.64万人。社区建设、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稳步发展。全州共有53个乡镇建立了农村保障服务网络。17个县、市均建立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保人数6.36万人,保障资金达2668万元。 全年得到社会保障救济的人数31.49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3万人。全州共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47个,床位数1418张,收养人数1139人。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02年凉山州统计年鉴》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