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三、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末,全州城镇单位在岗职工76803人,比上年增加1756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34897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358元,比上年增长7.2%。我州第一次统计测算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为7830元。 农牧民收入大幅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81元,较上年增加247元,增长15.1%。其中,工资性收入372元,下降8.7%;家庭经营收入1272元,增长22.5%;财产性收入70元,下降17.9%;转移性收入167元,增长62.6%。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14元,增长19.4%。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3170万元,增长11.1%。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201550万元,增长11.5%;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71620万元,增长10.7%。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4393元,增加431元。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2005年末,全州建立劳动保障所121个,职业介绍机构17个,就业训练中心2个,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社区就业实体和生产自救基地50户,帮助1777名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两个确保”继续推进,下岗职工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138.7万元,代缴社会保险费72.3万元。全年为1.7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1.33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征缴率不断提高。全州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45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9467万元,缴费率91.5%。失业保险参保职工5.57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444万元,征缴率130%。全年发放失业保险救济金245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全州13县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5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1.12万人。 建立了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五保”供养等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6246人全部纳入了供养,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72元,做到了按月足额发放。城镇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年24899人享受了城镇低保。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阿坝统计年鉴--2006》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阿坝州统计局2006年3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