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我州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的最后一年,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生产总值(GDP)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增长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7亿元,增长2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8亿元,增长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 从产业结构分析,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1.5:36.4:42.1调整为19.6:40.8:39.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2.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跨上1000美元新台阶。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7亿元,较上年增长20%,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18.6%。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5%。 二、农业 2005年是中央出台惠农政策最多的一年,全面停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兑现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州抓住机遇,坚持以生态经济为中心,大力实施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农业内部结构继续得到有序调整,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7亿元,较上年增长4.9%。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草地沙化治理等工程,全年完成公益林建设8532公顷,封山育林25450公顷,人工退耕林4200公顷,荒山1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2.8%。县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24个,面积达204万公顷,占全州幅员面积的24.2%。 农田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全州新建通村公路782.5公里,年末通公路村达1032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4.9万亩,新修各类水利工程110处,新建蓄水池284口6605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50亩,当年解决了3.72万人和9.25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恢复改善了1.4万人和2.43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3.86万千瓦。 集中资金加大扶贫力度。全年实施新村扶贫工程112个村,其中,完成2004年48个村,启动2005年64个村;实施移民扶贫工程543户,2327人;完成教育扶贫工程修建乡镇中心校110所;实施卫生扶贫工程修建乡镇卫生院13个;完成牧区扶贫工程“人草畜”三配套提升工程175户;实施劳务扶贫工程,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750人;实施产业扶贫工程2个,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20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5224万元,增长41.5%,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741万元,下降20%,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82483万元,增长45.3%;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5691万元,下降16.4%,股份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77400万元,增长52.5%;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721万元,增长79%。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6%。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工业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个,资产达1417460万元,较上年增长8.1%,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829986万元,比上年增长25.2%,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431044万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利税总额106962万元,比上年增长3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7个,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0926万元,比上年增长36.8%。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州具备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5户,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20户,实现总产值42011万元,较上年增长4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1886万元,比上年增长20.8%。从管理渠道分析,基本建设投资685059万元,比上年增长22.8%;更新改造投资22018万元,比上年增长14.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3050万元,比上年下降62.5%;其他投资32263万元,比上年下降0.8%。从行业投资分析,农林牧渔业投资30257万元,增长0.5%;制造业投资44686万元,比上年下降1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45183万元,比上年增长86.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45655万元,比上年下降20.5%。全年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国道213线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建设、狮子坪龙头水电站、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汶川段)、姜射坝电站等大中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5143万元,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35.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生产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6182公里,其中国道922公里,省道1311公里,县道1620公里。全州省道好路率达79.4%,县道好路率达64.7%。全年完成客运量941万人,较上年增长2.3%,旅客周转量100660万人公里,较上年下降6.5%;货运量1077万吨,较上年增长4.1%,货物周转量136018万吨公里,较上年增长20.3%。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6764万元,比上年增长35.4%。期末固定电话机用户达140019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66048户,公用电话5843部。移动通信上网用户达126992户,联通在网用户达31243户。全州共有邮路42条,总长度3046公里。 六、国内贸易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的带动下,住房、汽车、通讯服务、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渐形成,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09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96931万元,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68164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8.2%和26.7%。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251万元,比上年下降13.5%;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055万元,比上年下降8.5%;私营经济及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8574万元,比上年增长25.3%;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99万元,比上年增长1.5%;股份制及其他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616万元,比上年增长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13411万元,比上年增长1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7901万元,比上年增长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