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甘孜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甘孜调查队 2008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坚持稳定发展两手抓,着力培育六大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富民安康和民生”工程,努力克服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取得了反分裂斗争的阶段性胜利,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省统计局审定,2008年全州GDP突破90亿元大关,达到94亿元,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经济实现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35.7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1.1%和47.5%,分别拉动GDP增长0.14、5.31和4.9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1:36.4:38.5调整为25.2:36.8:38.0,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突破9000元大关,达到9640元,增长7.7%。 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4.6亿元,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8.9%。民营经济贡献率达67.9%,占GDP的比重为36.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3%,其中食品类上涨11.4%,衣着上涨11.2%,居住上涨11.3%。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上涨4.7%,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0.3%,菜上涨5.4%,猪肉上涨10.7%,蛋上涨10.1%, 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州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依然存在;市场物价涨幅过快;城乡之间、县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艰巨;长期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 二、农业 2008年,在“农业科技发展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等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亿元,增长1.44%。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基地建设取得成效。全年龙头企业达到25家;本年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个,累计达到78个。巩固完善建设青稞生产基地22万亩,豆薯类生产基地20.95万亩,玉米生产基地1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4.52万亩,优质小水果生产基地2.8万亩,蚕茧生产基地2.6万亩,特色林果业栽植3.98万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987公顷,减少368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455公顷,增长502公顷,蔬菜播种面积3014公顷,增长297公顷;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总产量达到18.63万吨,增7.9%,增幅居全省第一;油料作物产量2345吨,增64.3%;麻类作物产量8吨,减少33.3%。水果产量1.07万吨,增1.2%;蔬菜产量7.3万吨,增10.9%。 受雪灾影响,畜牧业生产呈下降态势。年末各类牲畜出栏118.94万头(只),减少3.0%。其中,出栏肉牛61万头,减少1.3%。年末各类牲畜存栏477.4万头(只),减4.1%,其中大牲畜存栏319万头,减3.7%。主要畜产品产量有所减少,结构有所调整。肉类总产量8.63万吨,减少0.14万吨,减少1.6%。其中,牛肉产量6.51万吨,减少0.09万吨,减少1.4%,牛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75.29%提高到2008年75.41%,上升0.12个百分点。牛奶产量11.48万吨,减少1.1%;蚕茧产量156吨,减少7.7%;禽蛋产量270吨,增长12.0%。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州生态建设成绩显著。实施森林管护8233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80.3万亩;建设公益林60.9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02万亩,封山育林50.95万亩;义务植树244.1万株;森林火灾损失率和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大为降低。森林覆盖率达29.98%。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州农业综合开发中低地产田土改造10000亩,耕地地力建设11.04万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7.21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2.6万千瓦,增长7.93%。全年建成沼气池3000口,累计达到11089口;解决了5.55万人的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其中本年解决0.56万人;农村用电量8044万千瓦小时。 乡镇企业发展态势较好。全年完成增加值4.8亿元,增长17.1%,实现利润0.73亿元,下降2.7%,上交税金0.57亿元,增长1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速大幅回落。2008年,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国际国内需求减弱、我州主要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电力供求矛盾、缺少新投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减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州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长呈明显回落态势。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2.14亿元,增长18.4%,比上年回落13.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4%,下降6.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户,新增8户,完成增加值19.7亿元,增长17.5%,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9%,增速比上年回落16.9个百分点,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9%,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0.5亿元,增长1.6%;重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16.1%;股份制工业企业增加值18.24亿元,增长17.7%。矿产、电力两大工业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5.9%。其中,矿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8.4%;电力业增加值11.9亿元,增长25.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有增有减。全年发电量66.62亿千瓦小时,增长39.4%;硅7861吨,增长13.3%;水泥35.69万吨,增长12.1%;铅选矿产品含铅量15157吨,下降11.1%;锌选矿产品含锌量30272吨,增长21.9%;铜选矿含铜量10287吨,增长15.1%;中成药145.5吨,增长44.2%。 企业效益大幅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3.2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2亿元,增长12.9%,比上年回落25.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3.3亿元,增长8.9%,比上年下滑近3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