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阿坝州极不平凡、极其艰辛的一年,也是经受住严峻考验,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一年。在中共阿坝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旗帜鲜明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全力以赴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圆满完成了州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州呈现出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加快、社会大局总体稳定、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受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破坏,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大幅下降。经省统计局审定,2008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6亿元,同比下降35.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2亿元,同比下降1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9亿元,同比下降5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5亿元,同比下降22%。 从产业结构分析,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8.6:43.2:38.2变化为26.7:30.3:43.0。第一产业提高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下降13.2个百分点,建筑业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4.8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严重受挫。2008年全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8.2亿元,比上年下降3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8亿元,下降5.3%;第二产业增加值8.29亿元,下降57.7%;第三产业增加值7.65亿元,下降37.3%。民营经济占全州GDP的37.3%。 地震灾害使阿坝州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工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旅游可进入性将在一定时期内严重受制;灾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 二、农业 2008年,全州农业生产基础破坏严重,主要产品产量减少。 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1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70公顷,下降1.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9万公顷,增长0.3%;油料作物3724公顷,增长79.9%;药材1202公顷,增长20.8%;蔬菜瓜果类8580公顷,比上年减少1359公顷,下降13.7%。 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15.32万吨,比上年减少1.99万吨,下降11.5%;油菜籽产量702吨,比上年增长1.7%;蔬菜产量24.06万吨,比上年减少10.12万吨,下降29.6%;水果产量6.13万吨,比上年下降16.4%。 畜牧业产品产量略有下降。年末大牲畜存栏219.64万头,比上年末减少10.17万头,下降2.9%;猪存栏33.8万头,比上年下降5%;羊存栏112万只,比上年下降6.7%。全年肉类总产量8.32万吨,下降2.2%。其中,牛肉产量5.05万吨,下降0.9%;猪肉产量2.39万吨,下降3.3%;羊肉产量7736吨,下降6.6%。奶类产量10.3万吨,比上年增加3715吨,增长3.7%。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下降。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5.03万千瓦,比上年下降2.4%。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7690公顷,其中,2008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8公顷,比上年减少61.4%。 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全面展开。2008年,全年完成总投资4.95亿元,病区2.64万名适龄儿童全部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生活,25所学校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3.67万平方米,聘用教师及管理人员152名;对11.6万人实施口粮供应,年度供应量达到1729万公斤;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21处,解决了8.54万人的饮水安全困难,完成136个贫困村饮水工程;竣工上年启动的6个农村敬老院、当年启动3个正在顺利建设,对3144名Ⅲ度患者实行五保供养,对38040名Ⅰ、Ⅱ度患者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资助34186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2040户散居患病户和特困户建设住房,启动8个县、24个村、1915户、9298人整体搬迁安置,建设安置点13个、小区22个;在调整结构上,有136个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成一批种、养殖业等的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卫生防治上,对58个大骨节病监测点进行病情监测,开展现症病人对症治疗5049人,完成部分州、县、乡、村卫生基本设备装备,培训人员710人次;有38人次分批在金川等县开展了现场采样和大骨节病病理研究,收集了部分村大骨节病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普查资料。完成“一灶一炉”温暖工程1.1万套、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2008年全州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比上年下降62.7%。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31亿元,比上年下降48.6%,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0.63亿元,下降39.1%,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0.68亿元,下降49%;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0.41亿元,下降14.2%,股份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0.26亿元,下降49.3%;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1亿元,下降52.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8%。 工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个,年末拥有资产205.9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实现利税总额为负6.22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8.83亿元,全州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仅为12.05。 建筑业产值下降。全州具备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7户,其中,本年新增4户,有工作量的企业14户。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下降51.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6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008年全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4亿元,比上年下降24.5%。从建设性质分析,基本建设投资64.43亿元,比上年下降31.3%;更新改造投资3.72亿元,比上年下降4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0.23亿元,比上年下降78.7%;其他投资2.13亿元,比上年下降39.1%;农户投资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从产业投资分析,第一产业投资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第二产业投资46.85亿元,比上年下降13.9%;第三产业投资20.85亿元,比上年下降56.2%。农房重建进展顺利,大型及重点项目建设在投资中起支撑作用。全年全州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投资项目共计109个,完成投资53.7亿元,比上年下降29.9%,占总投资的65.5%。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的重点项目毛尔盖电站、狮子坪龙头水电站、都汶路汶川段、黑水河色尔古水电站、薛城水电站、柳坪水电站等项目完成投资31.32亿元,比上年下降44.7%,占总投资的38.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势头减弱。年末行政区划面积内公路总里程达8599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768万人,比上年下降39%,旅客周转量71415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4.9%;完成货运量1144万吨,比上年下降24%,货物周转量169917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