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巴中市统计局

中型企业带动增强。11户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10亿元,增长4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9.2%。

重点、骨干企业贡献突出。22户重点企业和29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50亿元、5.22亿元,分别增长28.9%、7.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5.2%、58.9%。

重点行业支撑明显。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绝对优势的重点行业增加值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3.4%、食品制造业增长34.1%、饮料制造业增长36.0%、纺织业增长26.3%、医药制造业增长1.1倍、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0.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6.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天然气增长42.8%、铁矿石(原矿量)增长27.4%、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24.9%、鲜冷藏冻肉增长57.1%、罐头增长84.2%、白酒增长18.5%、啤酒增长93.9%、纱增长21.7%、布增长9.8%、丝增长19.6%、中成药增长45.1%。

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3.84亿元,增长27.0%。利润总额突破亿元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1.14亿元,增长28.6%;利税总额达到3.23亿元,增长9.7%。资产负债率下降1.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20.6%、劳动生产率提高34.7%、产品销售率达到98.2%,综合效益指数上升到143.1%,提高12.1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90亿元,比上年增长25.2%。101户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利润6921万元,缴纳税金6527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04.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10.0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8.0%、20.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31.0万平方米,增长2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拉动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施工项目293个,比上年增加70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69个,增加 14个;项目投资额完成40.26亿元,增长47.6%,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6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9.25亿元,增长29.7%。

项目投资完成额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施工个数达213个、投资额达38.88亿元,增长49.5%,助推着全社会投资强劲增长。基本建设投资29.38亿元,增长53.2%,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49.6%,以高额投资和高速增长的绝对优势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2.5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7.97亿元,增长38.4%;其它投资2.91亿元,增长24.4%。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8%,第三产业是投资的主战场,投资额达25.99亿元,增长67.0%。

全社会投资完成额中,房地产开发受国家房产政策影响投资额减少,全年完成投资8.63亿元,下降9.3%;农户投资10.37 亿元,增长16.7%。

五、交通、邮政与信息传输

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地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实施顺利,二级路网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7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8.4%;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7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5.4%,25条县通乡油路建设投资计划全面完成。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16.33公里,其中:省道682.07公里、县道1568.63公里、乡道1640.75公里、专用公路56.31公里、村道2368.56公里,公路通村率为67.5%。公路通车里程中,等级公路达到2442.38公里,比上年增加28.50公里,占总里程的比重提高到38.7%,其中:二级公路521.60公里、三级公路327.22公里,四级公路1593.57公里。

运输行业稳步发展,邮政业务大幅度增加。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达到9.31万辆,全年旅客和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21.23亿人公里和11.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6.0%和10.3%。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000价)达到7235.35万元,增长40.8%。

通信条件大为改善。移动基站密度增大,乡镇网络覆盖率提高到96.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6.13万户,新增29.4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0.0部/百人。年末无线市话用户达到5.39万户,新增0.38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4.00万户,新增4.5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3.0部/百户,其中:城镇普及率达到63.3部/百户,乡村普及率达到21.9部/百户。程控电话通村率提高到96.0%,提高3.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电信主营业务收入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六、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消费需求持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分城乡看,城市和县城零售额增长16.0%,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2.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3.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9.0%、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长10.0%。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市场进一步萎缩,国有、集体经济零售额分别下降3.9%和3.0%,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制和其它经济分别实现零售额43.83亿元、7.22亿元,分别增长14.7%、26.2%,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份额提高到92.2%。

对外经济再创佳绩。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24个,引进省内外资金12.24亿元,其中:实施国内省外企业(客商)投资项目85个,到位资金9.55亿元;实施省内市外企业(客商)投资项目34个,到位资金2.32亿元。引资项目实现总产值2.05亿元、利润426万元,上缴税金1005.7万元,解决当地就业人数7873人。全年合同引进国外资金633万美元,到位47万美元。外贸出口创历史最好水平,突破千万美元大关,达到1074万美元,增长30.2%。向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526人次,增长27.4%。

七、金融业

金融机构存款攀升,贷款投放增速较缓。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6.29亿元,比年初净增26.79亿元,增长24.5%;贷款余额83.74亿元,净增5.35亿元,增长6.8%。贷款总量中,中长期贷款21.97亿元,增长2.6%;短期贷款61.72亿元,增长8.3%,其中:农业贷款26.97亿元,增长17.8%;工业贷款2.22亿元,下降6.4%;建筑业贷款0.19亿元,下降7.7%;商业贷款22.50亿元,下降2.4%;乡镇企业贷款1.48亿元,增长4.7%,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0.44亿元,下降44.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39.43亿元、增长10.6%,现金支出341.77亿元,增长9.7%,货币净投放2.33亿元,同比少投放2.21亿元,下降48.7%。

保险意识增强,险种类别增多,保险事业发展加快。全年各类财产险保险金额达422.08亿元,保费收入8094.55万元,已决赔案2.09万件,赔款及给付金额4959.46万元。全年新增寿险参保人数73.79万人,寿险保险金额达1011.00亿元,保费收入1.47亿元,已决赔案1.45万件,赔付金额1403.55万元。

八、教育与科技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普九”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年末有幼儿园116所,入园幼儿5.75万人,在园幼儿8.67万人,离园幼儿6.86万人,幼儿入园率达到74.6%。有特殊教育学校4所,招收新生124人,在校学生598人,毕业学生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