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2002年,全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使得全市投资持续高位运行,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1.15亿元,增长29.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出14.3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完成25.82亿元,增长70.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23亿元,增长50.0%,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14亿元,增长1.4倍。全年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1亿元,增长1.4倍。 建筑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77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58亿元,单位工程施工个数1194个,单位工程竣工个数1169个,完成竣工产值28.71亿元,增长7.6%,完成房屋施工面积532.11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1.08万平方米。全市自有机械设备总台数16756台,下降6.0%,机械总功率254689千瓦,上升1.0%,其中施工机械功率184041千瓦,下降16.0%。全年建筑业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税金总额1.80亿元,同比增长66.2%,亏损企业个数1个。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2002年,交通建设硕果累累,全市运输生产和邮电通讯业持续增长。全年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11.35亿元,增长10.8%。 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客运量平稳上升,货运量有所下滑。省道103线眉山段、省道106线眉洪段、国道213线仁寿段相继建成通车,106线眉仁段基本建成,全市“一横三纵”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二级以上公路占通车总里程19%,分别高出全省、全国9个、6个百分点,继成都、德阳之后,成为全省第三个“半小时”交通市。全市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3019万元,增长45.9%。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642公里,其中二级公路426公里,三级公路446公里。年内改建公路261公里,新增车辆642辆。全社会客运量5148万人,下降0.6%,全社会旅客周转量113452万人公里,增长3.1%,全社会货运量1173万吨,下降0.2%,全社会货运周转量66438万吨公里,增长1.3%。营运性车辆达到10940辆,下降5.2%,其中客车2431辆,增长6.9%,货车8509辆,下降8.2%。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356万元,国内平常信件260万件,报纸累计份数1812万份,杂志累计份数94万份。电信业务量41689万元,年末电话用户数达到27.46万户,增长22.6%,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14.03万户,增长20.5%,农村电话用户数13.43万户,增长24.9%,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9.94万户,增长40.0%。年末互联网拨号用户数4360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02年全市消费需求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1亿元,增长10.5%。从销售对象看,市的零售额9.34亿元,同比增长13.0%,县的零售额13.69亿元,同比增长7.5%,县以下的零售额25.18亿元,同比增长11.2%。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29.74亿元,增长11.2%,餐饮业实现销售7.47亿元,制造业实现销售4.08亿元,分别增长13.5%和10.0%。2002年全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全年出口总额13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年合同外资金额14436万美元,同比增长5.4倍。实际利用外资1570万美元,同比增长39.6%。全市协议引进内资64.81亿元人民币,实际到位内资22.72亿元人民币。 七、财政和金融保险业 200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47516万元,同口径比增长13.1%,增幅高出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028万元,增长13.7%,地方财政支出147884万元,增长23.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5218万元,增长24.1%。 2002年,金融形势稳定,呈现出存款增势较强,贷款投向良好的运行态势。全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0.90亿元,比年初增加19.85亿元,增长16.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5.76亿元,比年初增加16.94亿元,增长17.1%。全年各项贷款余额105.55亿元,比年初增加9.53亿元,增长9.7%。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15.54亿元,增长21.0%,金融机构现金支出415.62亿元,增长19.0%,货币净投放767万元。 保险业稳定发展。2002年保险业务承保额134亿元,增长29.3%,实现保费收入2.5亿元,增长49.7%,赔款支出累计达到5032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突出农村信息化和高新技术发展。全市科技系统在国家、省上立项21项,争取无偿项目及其他经费共计490万元,实施市县级科技项目300余项。组织实施新的农业革命行动计划、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攻关计划以及重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02年末,我市全部217个乡镇建立了独立网站,为109个乡镇企业、97个专业大户免费建立了网站。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创办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23家。 2002年,全市有小学1143所,中学243所。全市小学入学率99.7%,初中入学率为98%,全年普通高中招生21012人,比上年增加5997人,初中毕业入学率达48.3%。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共有在校生10399人,共计招收新生9388人,比上年增加1684人。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年报考各类普通高校的学生共计9268人,被录取6907人,占报考人数的71.4%,其中重点大学843人,本科2607人,专科2844人,艺术类考生365人,体育类考生19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