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保费收入15.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3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84亿元,增长18%;人身险保费收入10.55亿元,增长74.4%。保险赔付总额4.6亿元,增长13.8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科技事业成效明显。全年财政教育支出17.58亿元,增长21.6%。”两免一补“、资助贫困学生等政策全面落实。2008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896所(不含成人中小学、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生90.8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2.04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5.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7.53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23.41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41.3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0.2万人,在园幼儿数10.67万人。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32所。 2008年,全市安排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资金759万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1000万元,科技创新担保资金1000万元,专利资助资金100万元,科技奖励专项经费100万元。全年有1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列入国家计划,3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1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有17个项目列入省科技计划,获得国家、省经费406万元。 新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6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中心1家;新认定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评审认定宜宾市科技进步奖42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9项。市科技文化中心对外开放。 全年专利申请量507件,授权420件,排全省3位;累计专利申请量达4131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达1474件。2008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3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2个。 九、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发展加快。2008年,成功举办”酒圣节“、”早茶节“等产业文化活动。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总藏量890千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文物管理所9个,文物保护单位170个,博物馆5个。酒都剧场迁建顺利推进,开工建设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5个农家书屋。 年末,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94.91%,电视综合覆盖率95.58%,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43.25万户,比上年增加2.4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775户,增加436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7163.4公里,增加166.82公里。全年我市上中央台广播节目15条;上中央台电视节目79条,其中县级台上50条。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680个。广电中心建设项目推进顺利。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拥有卫生机构3971个(含村卫生所、个体门诊),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社区)304个,妇幼保健院1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12874张。卫生机构人员18917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9645人。在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4477人,注册护士2900人。新农合覆盖10个区县,参合人数达384.26万人,参合率达到89.33%。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儿童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8年,全市历年累计共有体育场地1829个,新建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145个;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所;全市中小学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向国家队输送4名体育后备人才;向省优秀运动队和专业集训队输送优秀运动员50人;培养等级运动员153人(均为二级运动员);培养等级裁判员269人(均为二级裁判员);精心组织参加奥运火炬传递,全年开展迎奥运全民健身活动500余次(其中市级大型活动80余次);成功举办市第三届运动会和首届残运会。参加省级以上单项比赛和四川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共获奖牌97枚,其中金牌38枚、银牌31枚、铜牌28枚。 十、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4%,年平均工资22573元,增长16.24%。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2元,比上年增加 1793元,增长17.8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687元,比上年增加1372元,增长16.5%。总消费中食品消费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42.9%,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占10.92 %,下降 0.1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消费占6.05 %,上升 0.8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消费占9.36%,下降0.52个百分点;居住消费占9.48 %,上升0.12个百分点;娱乐文教消费占11.74%,下降1.72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4512.74元,比上年增加582.04元,增长14.81%。其中,工资性收入1370.08元,增加147.03元,增长12.02%;家庭经营收入2809.43元,增加340.73元,增长13.8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60.88元,增加469.99元,增长17.4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94%。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29.7亿元,比年初增长26.16%。其中,定期存款214.68亿元,增长26.86%。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08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98.1%,比去年上升1.4个百分点。长江、金沙江、岷江宜宾段6个断面,水质类别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域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为:53.1dB(A),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 dB(A)。全年实施节能项目29个、减排项目66个,关闭落后产能企业16户,豆坝电厂机组全部关停,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7.5%。初步统计(尚待环保部核查认定),全市二氧化硫削减66908.34吨,化学需氧量削减21035.76吨,氨氮排放量2574吨,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减排目标任务。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批准实施全市13个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全面完成南岸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江安、兴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杨湾污水处理厂和其余县城污水、垃圾处理厂(场)建设有序推进。 十一、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 年末,公安人口统计全市总人口为530.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53万人,农业人口434.28万人;男性人口277.65万人,女性人口253.16万人。当年出生人口5.45万人,人口出生率10.3‰;当年死亡人口3.86万人,人口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长率3.0‰。 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30.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5万人,增长1.83%。其中,国有单位比上年末减少0.02万人,集体单位减少0.13万人,其他经济单位增加0.6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444.78万人,同比基本持平。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7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