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2004年末,全市村道以上公路里程已达4511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公路2519公里。通公路的行政村占97%。全年完成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2535万吨,比上年增长6%,货物周转量136110万吨公里,增长10.5%;完成客运量10097万人,增长6.8%,完成客运周转量310138万人公里,增长4.2%。 2004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7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96亿元,增长10.4%;电信业务总量17.61亿元,增长31%。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15.6万门,其中,当年新增4.28万门。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26.59万户,增加26.4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59.02万户,增加11.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67.57万户,增加14.48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24.51部/百人。 六、国内外贸易及旅游 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4%。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5.7亿元,增长2.52%;集体经济零售额4.74亿元,上升11.95%;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74.72亿元,增长20.86%。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3.09亿元,增长16.66%;餐饮业零售额20.14亿元,增长30.54%。 2004年,海关进出口总额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出口总额2.19亿美元,增长31.01%。招商引资履约总数417项,本年签约项目245项,协议引进内资46.34亿元,合同利用国外、境外资金1084.49万美元。 全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12万人次,增长30.38%;旅游收入20.55亿元,增长35.29%;旅游创汇119万美元,增长10.19%,其中,旅游商品创汇33万美元,占旅游创汇的27.73%。 七、财政和金融保险业 2004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为18.48亿元,同比增长35.8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15.39%。地方财政支出为46.47亿元,增长28.8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1.86亿元,增长24.28%。全年各项税收收入35.47亿元(不包括关税),比上年增加4.73亿元,增长15.4%。 2004年末,全市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3.55亿元,比年初增长11.53%;贷款余额181.09亿元,比年初增长4.3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合计675.58亿元,增长11.88%;现金支出合计684.02亿元,增长11.5%;货币净投放8.43亿元,降低12.69%。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5.85亿元,增长6.09%。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16亿元,增长39.25%;人身保险保费收入3.69亿元,降低6.91%。参加人身保险人数139.83万人。保险赔付总额1.8亿元,增长20.7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4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371所(不含幼儿园),在校生84.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1.75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2.9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5.72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22.46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51.32万人。幼儿在园儿童数9.3万人。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扫盲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4年,全市已有翠屏区、长宁县被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珙县、宜宾县、兴文县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南溪县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市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04年,我市共列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和专利实施项目17项,共安排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98项,安排应用技术与开发经费500万元。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和市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18.06亿元,利税1.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8%和51.7%。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农业科技重点项目47项,建立省级、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个,有14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与全国22个种业公司签定了32个品种使用权转让合同,转让权收益7000余万元。 全年全市申请专利278件,国家授权专利218件,在全省位居第三,全市申请专利累计已达2224件。市农科所被评为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集体。全年15家企业实施转化76项专利技术,当年新增产值33.03亿元,新增利税3.98亿元,节约资金1.04亿元,创汇1.16亿美元。 九、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2004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公共图书馆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文物管理机构10个,博物馆5个;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5.0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4.12%,提高2.12个百分点;广播电台节目2套,电视节目2套;广播电视发射台2座,调频发射机6部。 年末全市共拥有卫生机构3854个(含村卫生所、个体门诊),其中医院、卫生院30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10010张。卫生机构人员17764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8055人。在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3844人,注册护士2400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525人。 全年参加省级以上比赛项目获奖牌共97枚,其中,金牌28枚,银牌36枚,铜牌33枚。全市有体育专职教练41人,业余体校9所。积极施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152万人。 十、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2004年,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1%;职工年平均工资12953元,增长14.82%。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25元,增加497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522元,增加285元,增长7.31%,其中,用于娱乐文教的支出增长19.83%,用于食品的支出增长14.74%。总消费中食品消费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42.43%,上升2.75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占10.07%,下降0.7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占5.65%,下降0.21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消费占9.21%,下降2.16个百分点;居住消费占7.81%,下降0.80个百分点;娱乐文教占15.28%,提高1.8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2796元,比上年增收358元,增长14.7%。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81元,增长11.82%;家庭经营收入增加249元,增长15.1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2.85元,增加332.96元,增长1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5%,比上年降低2.76个百分点。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6.19亿元,比年初增加19.91亿元,增长12.74%。其中,活期存款增长2.85%,定期存款增长28.50%。 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加大保护力度,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年排放工业废水总量8519万吨,比上年减少832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777亿标立方米,减少45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34.08万吨,略有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4.58%,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