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8 宜宾市统计局

2004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一年,是变化巨大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风正心齐、团结奋进,实行阳光政策、推进阳光作业,大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打造“活力宜宾、魅力宜宾”,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宜宾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比全省增幅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增幅高3.7个百分点。总量在全省各市州中继续保持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1.39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2.82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4.83亿元,增长12.1%。从生产角度看,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一三升、二降”的态势,即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8.79%上升到10.23%,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63.64%下降到61.37%,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7.57%上升到28.40%。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45%、49.51%和30.03%。第一产业比重上升1.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99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6.17%,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7.15%,房屋租赁价格指数为101.72%,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为117.78%。

总的来看,2004年,我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加快,效益进一步提高,总体形势很好,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煤电供应紧张、铁路公路运输紧张影响工业生产;省市重点投资项目完成不够理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农”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物价上涨较快影响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11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2%。其中,农业产值增长5.01%,林业产值增长5.45%,牧业产值增长15.94%,渔业产值增长13.83%,农林牧鱼服务业产值增长6.98%。

全年实现农业现价产值49.79亿元。其中,谷物及其他作物增长1.93%,蔬菜及园艺作物增长8.41%,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增长14.51%,中药材下降21.68%。

全年实现林业现价产值3.44亿元。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全国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工程继续在我市实施。全年共造林10489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201公顷,荒山造林面积5126公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3141公顷。2004年末,全市有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3500公顷,自然保护区内各种乔、灌、草植物和动物得到进一步保护。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

全年畜牧业现价产值59.19亿元。

全年渔业现价产值3.49亿元。水产品产量4.69万吨,增长19.34%。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10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2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4.6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0.44%;化肥施用量(折纯)10.70万吨,增长1.7%;农村用电量5.82亿千瓦时,增长7.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全部工业完成现价增加值145.7亿元,增长1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5.46%提高到57.41%。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增加值10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86%。

全年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亿元,比上年增长28.44%;实现利税55.22亿元,增长17.2%。七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5.29%,增加0.70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6.54%,上升16.5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7.15%,降低2.4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88次/年,增加0.17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3.47%,上升0.3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82804.46元/人,提高16792.36元/人;工业产品销售率98.58%,降低0.6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8.98点,提高16.78点。

全年具有新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190个,完成现价总产值22.13亿元(不含分包企业),比上年下降8.2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5.14万平方米,下降3.0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6.93万平方米,下降15.78%,竣工率51.97%,下降7.8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完成35.66亿元,下降10.7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0.25%;非国有单位投资完成82.21亿元,增长46.14%,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69.75%。非国有单位投资中,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完成2.74亿元,下降9.63%;城镇私营投资完成1.16亿元,增长3.29%;农村投资完成1.37亿元,下降5.80%。

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1.03亿元,增长36.61%;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9.41亿元,增长20.1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02亿元,增长39.03%。

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增长21.30%,第二产业增长36.29%,第三产业增长22.06%。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一、三产业,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也有所上升。三次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由2003年的4.39%、48.71%和46.90%变为2004年的4.13%、51.48%和44.39%,一、三产业分别下降0.26和2.51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2.77个百分点。

从各大行业来看,增长较快的有:采掘业增长107.60%;制造业中的饮料制造业增长28.00%,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770.6%,非金属矿制品业增长34.2%;电信和信息传输业增长111.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增长58.4%。

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施工项目501个,比上年增加4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59个,增加49个。建成投产项目29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8.08%,新增固定资产53.8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66.94%。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白酒0.68万吨/年,原煤开采107.07万吨/年,水泥34万吨/年,硫酸1.2万吨/年,合成氨1500吨/年,化学纤维20800吨/年,城市道路扩建长度6.43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18.00万平方米,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20.30万千伏安,改建公路155.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