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8 南充市统计局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按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的部署,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取向,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重抓优势产业,着力改善民生,沉着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协调进步,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稳定和谐。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56.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第三产业增加值17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30.0:39.9:30.1调整为28.4:42.6:29.0。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2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比GDP增幅高出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72.80亿元,比上年增长5%;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7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8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民营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4.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物价涨势得到有效控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下,物价涨势减缓,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涨幅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3%。物价上涨情况见表1:

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信心有所减弱。2008年第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115.5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9.5点。企业景气指数120.1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8.7点。其中企业生产景气指数115.3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1.3点;企业利润景气指数116.4点,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115.7点,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2.8点和20.7点。

二、农业

农业平稳发展。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9.9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3%。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0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8.2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1%;油料播种面积14.1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7%。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2.8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104.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林业产值6.04亿元,比上年下降5.6%;牧业产值16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8%;渔业产值9.3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全年粮食总产量317.48万吨,比上年增长3.1%。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嘉陵江流域生态绿化造林工程成效显著,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0.64万亩,比上年增长97.4%。其中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面积3.50万亩,天保工程造林19.14万亩。嘉陵江生态绿化8.0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669.40万亩,森林覆盖率36.0%。

畜牧产业化建设加快。全年出栏肉猪695.13万头,比上年增长6.2%。出栏肉牛17.81万头,比上年增长6.3%。出栏肉羊240.79万只,比上年增长8.1%。全年肉类总产量72.29万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59.34万吨,比上年增长7.0%。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40万公顷,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万公顷,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30万人。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1.61亿元,全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10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66.03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快。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共444户,比上年增加6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工业增加值22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9.6%。产品产销率99.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见表3。

在统计的62种(按一级分类统计)工业产品中,有46种产品生产量增长,增长面为74.2%,有12种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在5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4。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05.61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实现利润总额31.16亿元,比上年增长73.8%;实现利税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5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0,比上年提高18.7点。

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市资质等级三级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建筑企业共212户,比上年增加5户。期末从业人员15.52万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不含劳务分包企业)133.83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完成竣工产值93.2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7.3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8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967.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37.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7.39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240.06亿元,比上年增长54.1%;农村投资57.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3.40亿元,比上年增长73.8%;第二产业投资109.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4%;第三产业投资16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9.3%。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56.42亿元,比上年增长58.5%;更新改造投资35.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

房地产开发投资减缓。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2.6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548.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商品房竣工面积188.1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7%。商品房销售面积157.3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8.7%。

五、国内贸易

商贸市场持续活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从城乡市场看,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27.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0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经济零售额1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集体经济零售额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公有经济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7%;私营个体经济增长较快,实现零售额157.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股份制及其它经济零售额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零售额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7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零售额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