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南充市统计局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有直接出口实绩的企业29个,外贸出口总值4.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直接出口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5%;间接出口2.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6%。外派劳务3008人次,比上年增加728人次,增长31.9%。外派劳务实现收入2094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70万美元,增长14.8%。

引进外资成绩显著。全年引进境外和利用外资133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1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实际到位外资6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6%。间接利用外资101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建设全面发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2418公里,比上年增加12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5公里,比上年增加21公里;一级公路133公里,二级公路625公里。全年累计完成地方公路建设投资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全年共完成县通乡公路405公里,乡通村公路2930公里。

交通运输设备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共有营运载货汽车16596辆,比上年减少3.0%;营运载客汽车4964辆,比上年增加8.1%。交通运输情况见表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电信业务总量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1.91万户,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58.7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181.74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9.2%。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4.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4.3%。

旅游经济快速推进。借助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片,全力打造高等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档次。全年接待游客81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八、金融、保险

金融业平稳发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63.73亿元,比年初增长29.5%。其中,企业存款116.04亿元,比年初增长48.7%。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1.90亿元,比年初增长24.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5.70亿元,比年初增长21.8%;短期工业贷款余额9.26亿元,比年初增长77.3%;中长期贷款余额115.28亿元,比年初增长29.0%。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467.87亿元,比上年增加126.43亿元,增长9.4%;现金支出1469.69亿元,比上年增加124.18亿元,增长9.2%。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总收入27.10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其中,财产险收入4.60亿元,比上年增长54.4%;人身险收入22.50亿元,比上年增长49.6%。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4.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2.50亿元,比上年增长30.4%;人身险赔付金额2.08亿元,比上年增长72.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校点数2749个,其中学校846个。专任教师5.56万人,在校学生119.56万人。

年末全市小学校点减少到2179个,比上年减少491个;在校生56.86万人,比上年减少5.7%;招生9.04万人,比上年减少2.1%;毕业生11.19万人,比上年增长0.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7.9%。专任教师2.49万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8.6%,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中学校点528个,比上年减少13个。在校生48.05万人,招生16.57万人,分别比上年下降0.2%和1.0%。专任教师2.54万人。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95.6%,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84.8%,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4.2个百分点。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良好。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校点38个,在校生8.21万人,招生4.03万人。中职专任教师0.23万人,教师学历达标率74.0%,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

招生考试工作有序进行。全市参加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49571人,比上年增长4.9%;实际参考人数47840人;上线人数40429人;录取人数27932人,占参考人数的5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各类成人高校在我市录取新生8431人。全年高教自学考试报考人数32795人,毕业人数310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6275人,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1133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48991人。

科研创新取得新成绩,科技向生产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取得自然科学研究成果151项,比上年增加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2项。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年末实有民营科技企业169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0.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拥有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户,实现销售收入15.20亿元,实现利税1.10亿元。全年签订技术合同404份,合同金额1.64亿元。全年培育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9项。全年申请专利298件,比上年减少5件。实施专利57项,实施专利技术实现产值5.16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0个,博物馆5个。全年创新剧(节)目41个,共获国、省艺术比赛大奖23项,专业艺术院团演出1530场,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43次。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事业全面发展。拥有市级电视台1座,市级电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6座,城乡有线电视用户10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2%。有公开出版的报纸5种,公开出版杂志1种,内部资料性图书114个。全年印刷《南充日报》2484万份,《南充晚报》1190万份。年末全市共有档案馆10个。存放案卷84.66万卷,比上年增长7%。利用建国前档案5290卷,利用建国后档案3.9万卷。

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数1709个,比上年增加52个;乡镇卫生院数484个,比上年减少2个。全市总诊疗人次达1749.6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02.71万人次;门诊人次达1659.7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32.47万人次。全市拥有执业医师7794人,比上年增加3129人,增长204.4%;执业助理医师4660人,比上年减少2397人,下降34.0%;注册护士4312人,比上年增加903人,增长26.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进步。全年全市举办各类运动会409场,比上年增加84场。参加运动会人数7.5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我市运动员参加世界级比赛获奖牌数14枚,比上年增加1枚。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奖牌数19枚,比上年减少21枚。参加省级比赛获奖牌数138枚,比上年增加15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