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第二年,也是“十五”计划的开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走改革之路,建美好宜宾”光辉题词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实现宜宾“三个美好”为目标,弘扬宜宾精神,开拓进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切实抓住机遇,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宜宾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比全省增幅高2.9个百分点,比全国增幅高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3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6.57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43亿元,增长12.3%。从生产角度看,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一降、二平、三升”的态势,即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10.58%回落到7.82%,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9.26%上升到32.1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23.60:44.81:31.59调整为今年的21.97:46.46:31.5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基本持平。 市场物价止跌回升,扭转了近几年物价持续下跌的局面。全市居民消费定基价格指数为101.2%,其中:城市居民消费定基价格指数为101.7%,农村居民消费定基价格指数为101.1%。 总的来看,全年社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人均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脆弱,县域经济发展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和就业压力大,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困难,亏损企业亏损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等。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稳定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77.2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增长1.6%,林业产值增长6.3%,牧业产值增长7.6%,渔业产值增长11.4%。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记录。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林业生产得到较好发展。全市实现林业现价产值2.83亿元,全年成片造林面积2.0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72%,其中:完成退耕还林面积0.80万公顷。天然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畜牧业现价产值33.74亿元。 渔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渔业现价产值2.2亿元,在农业各业中增幅居第一。水产品产量2.83万吨,增长12.75%。 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得到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5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6.3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31%;化肥施用量(折纯)9.95万吨,增长1.84%;农村用电量4.22亿千瓦时,增长5.43%。 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继续发展。2001年全市共有乡镇企业个数达68962个,完成增加值49.3亿元,增长18.25%。实现净利润3814万元,实交税金总额6122万元,出口产品交货值2365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1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增加值5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02%。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49.33亿元,增长20.72%。 工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全年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8%;实现利税33.41亿元,增长20.96%;亏损企业亏损额0.85亿元,上升6.25%。七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2.45%,减少0.2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32.59%,上升32.5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1.25%,下降4.86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25次/年,下降0.01次/年;费用利润率为15.01%,上升0.8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3394元/人,提高6253元/人;工业产品销售率99.04%,降低3.1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5.58,提高7.34点。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资质等级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64个,完成现价增加值4.16亿元,比上年增长4.2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1.87万平方米,增加34.3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6.27万平方米,增加38.22万平方米;竣工率68.18%,提高4.9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各级政府、各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62.28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比上年增长18.24%。其中:国有单位投资完成36.60亿元,增长10.0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8.77%;非国有单位投资完成25.68亿元,增长32.37%,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41.23%。非国有单位投资中,城镇私人建房投资完成2.82亿元,增长32.37%;股份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共投资完成12.48亿元,增长83.80%。 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4.44亿元,增长3.1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0.58亿元,增长28.59%;房地产投资完成5.06亿元,增长104.28%,其中山东鲁能集团投资完成4750万元。 继续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电力供应业等行业的投资力度。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业全年投资完成1.78亿元,增长5.59倍;交通运输业投资完成4.35亿元,增长10.97%;邮电通信业投资完成3.98亿元,增长16.03%;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完成7.05亿元,增长87.50%。 投资完成额较大的单位和项目主要有: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投资10.51亿元,宜宾丝丽雅集团完成投资5.43亿元,中铁(宜宾)铁路有限公司完成投资1.86亿元,宜宾天原集团公司完成投资1.92亿元,中国联通宜宾分公司完成投资2.90亿元,宜宾电业局完成投资1.70亿元。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完成投资2.79亿元。 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施工项目408个,比上年减少1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20个,增加8个。建成投产项目202个,项目建成投产率49.51%,新增固定资产38.2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84.92%。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水泥11万吨/年,化学纤维6000吨/年,粘胶长丝6000吨/年,烧碱2.7万吨/年,电石4万吨/年,机制纸浆6.5万吨/年,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76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9万千伏安。新建公路129公里,改建公路501.6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