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在统计的61种产品中,有23种产品生产增长,增长面为37.7%。发电量、乳制品、丝织品、汽车生产增势良好。其中,发电量增幅为15.3%,原油加工量增幅为39.2%,汽油增幅为37.0%,丝织品增幅为19.9%,服装增幅为7.4%。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工业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1.35亿元,增长38.2%;盈亏相抵后实现总利润2.93亿元,增长50.2%,全年实现利税8.72亿元,增长3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7.94,创历史新高,比上年提高22.8点。总资产贡献率为9.9%,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2.4%,比上年提升12.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9.6%,下降2.8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在国家对投资实施宏观调控,全市投资增长速度比上年大幅回落情况下,建筑值增长速度比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全市资源等级三级以上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19个,比上年减少1个。其中,亏损企业20个,增加2个。建筑业总产值63.17亿元(不含劳务分包企业),增长3.4%;竣工产值54.1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26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75.81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655.1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38.1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05亿元(新口径),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城镇投资88.0亿元,增长12.7%,城镇非国有投资44.67亿元,增长20.3%,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7.6%提高到50.8%。 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59.57亿元,增长22.1%;更新改造投资9.74亿元,增长20.2%;房地产开发投资16.16亿元,下降3.3%。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到有保有压,扶优限劣,能源和农副产品加工投资快速增长。其中,电力投资14.05亿元,增长33.3%;农副产品加工业投资1.37亿元,增长14.4%;农、林、牧、渔业投资2.52亿元,增长105.8%;教育投资4.21亿元,下降15.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1.37亿元,增长43.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投资0.86亿元,增长58.2%。 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嘉陵江梯级开发不断提速,青居、金银台、金溪、新政、小龙门电航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沙溪、凤仪电航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交通建设加速,高坪机场建成通航,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南(充)广(安)高速、江东大道、建(兴)盐(亭)路、国道318线打铁垭至青莲段、阆中马哮溪大桥建成通车,绕城高速公路西段进展较快,仪陇“两路一桥”已开工建设。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427个,比上年增加38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20.51亿元,增加51.9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88个,增加29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5.12亿元,下降3.58亿元。全年建成投产项目23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9.9%,新增固定资产47.7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68.9%。 五、国内贸易 在住房、汽车、餐饮、通讯、旅游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下,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82亿元,增长16.8%。增速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4.87亿元,增长11.9%;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4.95亿元,增长23.0%。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和集体经济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9%;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增势强劲,全年实现零售总额93.96亿元,增长24.5%,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7.2%。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8.54亿元,增长16.7%。其中,限额以上大型商业企业零售额10.41亿元,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的10.6%。餐饮业零售额25.16亿元,增长28.8%。 六、对外经济 2004年,我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参加川港合作周、北京-四川经贸合作周、四川-澳门合作周、西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协议1400个,认真消化招商引资成果,实际到位资金38.5亿元,履约率46.4%,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0.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位资金13.9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437万美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7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51.7万美元。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024.3万美元,同比增长36%,对外输出劳务1384人次。 2004年我市全方位拓展外贸出口市场,全市有直接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0户,比去年同期增加5户,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增外贸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培育新的外贸经济增长点。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511万美元,增长25%。出口14467万美元,增长26.5%;其中直接出口首次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达到5191万美元,增长47.4%;间接出口9276万美元,增长17.2%。利用外资取得一定成绩,全年引进境外和利用国外资金5437万美元,增长76.9%,其中直接利用外资652万美元,下降27.5%,间接利用外资4785万美元,增长120.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58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7公里、一级公路158公里、二级公路589公里。2004年累计完成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75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4.1%,地方公路建设共完成5.74亿元,完成水泥路40公里,油路553公里,泥碎路920公里,高坪机场建成通航,南广高速、绕城高速东段、建盐路、马哮溪大桥顺利通车,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全年共完成县通乡公路525.96公里,乡通村公路920.1公里。 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公路方面,全市共有营运载货汽车8500辆,营运载客汽车5714辆,其中班车客运3648辆,出租客车2057辆,全年货物周转量150091万吨公里,货运量1862万吨,客运量12293.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95219.7万人公里;铁路方面:共发送旅客231.92万人次;民航方面:高坪机场在8月实现首次商业通航后,截止12月底,运输进出港人数为12508人次,运输货物11.98吨。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均不含铁通)99488万元,主营业务收入89310万元,固定电话数为79.74万户,其中城市48.61万户,农村31.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5.25万户。 旅游业全面发展。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3.15亿元,增长22%。接待国内游客39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外汇收入62.3万美元,增长4.3%;国内旅游收入13.1亿元,增长4.3%。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4.93亿元,比年初增长17.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1.9亿元,比年初增长11.1%。各项贷款223.68亿元,比年初增长7.1%。其中,短期贷款141.38亿元,比年初增加1.70亿元,短期工业贷款余额为19.12亿元,比年初减少1.81亿元;中长期贷款78.89亿元,增加15.98亿元,技术改造中长期贷款0.23亿元,比年初减少0.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