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一年;是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坚持在发展中搞好调控,在调控中加快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一年;是加快推进“三个转变”,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统筹发展的一年;是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一年。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30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超过全省0.1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80年代以来的最高增长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83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95.57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111.69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1%、47.4%和35.5%;分别拉动GDP增长2.2个、6.1个和4.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平稳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1.8∶29.7∶38.5调整为32.5∶31.1∶36.4。一产业在农业生产形势好以及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占国民经济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2.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35.71亿元,增长18.7%,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2.35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52.08亿元,增长30.7%;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1.28亿元,增长14.6%。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9%,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上涨。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2%,同比上涨5.2%。在粮食价格上涨25.1%、植物油价格上涨11.1%、猪肉价格上涨32.5%、家禽价格上涨27%、水产品价格上涨27.6%等因素的带动下,食品类消费品价格上涨13.7%,同时,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此外,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2.7%。全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8.6%。 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全年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7.18%,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4.2%,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13%。 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信心乐观,企业生产经营景气在高位运行。2004年4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29.34点和132.43点,分别比上年上升6.5点和9.0点,为近6年以来的最高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仍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居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工业经济总量不大,效益仍然偏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性约束加剧,资金、煤、电、油和运输偏紧;财政增收困难,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物价上涨给城市低收入群体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 二、农业 在“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等有利因素的积极推动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近20年少有的好形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7.76亿元,增长7.4%,在继续深入推进退耕还草还林政策引导下,耕地总面积下降到29.6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344公顷。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作物播面扩大。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4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55万公顷,增长5.1%,其中:水稻面积13.9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4万公顷,增长2.5%;小麦播种面积13.1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33万公顷,增长2.6%;玉米9.72万公顷,增加0.49万公顷,增长5.3%;油料作物13.36万公顷,减少0.69万公顷,下降4.9%,其中油菜籽面积7.39万公顷。蔬菜12.44万公顷,减少0.85万公顷,下降6.4%。 多数农产品产量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295.68万吨,比上年增长2.4%,成为全省首屈一指的产粮大市,油菜籽产量18.11万吨,增长3.9%;水果产量49.31万吨,增长5.7%,其中柑桔产量28.38万吨,增长7.2%;蔬菜在播种面积减少情况下产量减至275.62万吨,减少3.8%。 畜牧业较快发展,水产品产量增多。全年出栏肉猪651.27万头,增长1.3%,肉牛16.20万头,增长11.7%,山羊222.36万头,增长9.4%,家禽9301.97万只,增长4.3%,肉兔572万只,增长14.2%。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结构有所调整。全年肉类总产量70.01万吨,增加2万吨,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50.94万吨,增加0.79万吨,增长1.6%。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73.74%下降到72.76%。禽肉产量12.43万吨,增加0.56万吨,增长4.7%。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7.45%上升为17.75%。禽蛋产量21.99万吨,增长7.4%;牛奶产量23115吨,增长11.3%;蚕茧产量13416吨,下降0.5%。全年水产品养殖规模扩大,养殖品种增多。水产养殖面积17466万公顷,产量75794吨。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林业发展持续推进。全年完成退耕还林等成片造林24.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3.2%,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27.94万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2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4平方公里,整治山平塘100口,新增蓄水能力597万方。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33.6万千瓦,增长8.3%;农村农林牧渔业用电量89万千瓦小时,增长10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轻纺工业有明显复苏迹象,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部工业增加值66.64亿元,增长21.0%,增长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6.4%提高到35.1%。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在2004年度实现总产值148.72亿元,增长26.4%,实现增加值为44.27亿元,增长28.5%,其中轻工业总产值71.74亿元,增长21.3%,增加值19.64亿元,增长28.1%;重工业总产值76.99亿元,增长27.3%,增加值24.63亿元,增长38.7%。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8.61亿元,增长34.3%;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35.66亿元,增长27.1%。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34.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9%。其中,石油化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30.7%;机械汽配业完成增加值6.29亿元,增长48.7%;纺织服装业完成增加值5.49亿元,增长31.6%;水电能源制造及供应业完成增加值3.27亿元,增长20.6%;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10.1亿元,增长38.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5.81亿元,增长11.8%;完成新产品产值6.92亿元,增长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