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乐山市统计局 2007年3月18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项目年”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构建和谐乐山,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大,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GDP36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乐山历史上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9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00.36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02.12亿元,增长11.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5%、54.6%和27.9%。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10.8%和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74.4%和21.9%。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879元。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88.36亿元,增长19.0%,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8%,占GDP的51.4%。民营工业增加值105.85亿元,增长26.3%,占工业增加值的57.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1.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7%。 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27.91点,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39.68点。 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47.80万人,净增加4.6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全年国税收入22.50亿元,比上年增加4.73亿元,增长26.6%。地税收入17.37亿元,比上年增加3.95亿元,增长29.4%。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4.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82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93万公顷,增加142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060公顷,减少3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46万公顷,增加0.37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02.23万吨,比上年减少5.33万吨,下降5.0%;油料产量4.77万吨,增产7.2%;糖料产量3.94万吨,减产4.5%;蔬菜产量达101.68万吨,增长2.8%;水果产量14.18万吨,增长7.0%。 全年出栏肉猪400.05万头,增长4.8%;出售和自宰的羊98.80万头,增长8.3%;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兔1425.86万只,增长10%。全年肉类总产量47.17万吨,比上年增长7.0%。其中,猪、牛、羊肉分别增长4.1%、1.8%和18.3%。 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7682公顷,增加874公顷,水产品产量5.26万吨,增长9.2%。全年造林面积8126公顷,退耕还林面积667公顷。林产品产量4.44万吨,增长52.3%。森林面积57.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5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9.70万公顷,增加340公顷,旱涝保收面积7.13万公顷,增加53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4.46万千瓦,增长4.4%,农村用电量60284万千瓦小时,增长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占全市GDP的50.5%,拉动经济增长1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80亿元,增长25.4%,产品销售率97.4%,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34.55亿元,增长23.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7%。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4.32亿元,增长95.2%,新产品产值率1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94.48亿千瓦小时,增长21.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116.36亿千瓦小时,增长4.3%;原煤533.28万吨,增长24.3%;钢材产量44.16万吨,增长6.9%;水泥744.94万吨,增长20.5%。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90.88亿元,增长26.8%;实现利润26.5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实现利税总额45.02亿元,增长24.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78户,实现利润2.01亿元,增长8.3%;上缴税金1.24亿元,增长14.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8.7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06.0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其中,城镇投资154.66亿元,增长41.2%;农村投资12.42亿元,增长16.1%。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第一产业投资5.48亿元,增长35.3%;第二产业投资96.05亿元,增长41.0%;第三产业投资65.55亿元,增长36.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30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5.39亿元,增长34.2%。商品房竣工面积99.16万平方米,增长48.7%。商品房销售面积132.70万平方米,增长6.2%,销售额18.84亿元。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4.26亿元,增长15.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3.79亿元,增长15.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4.69亿元,增长16.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7.61亿元,增长22.2%;其他行业零售额25.74亿元,增长7.1%。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62.4%,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增长19.7%,化妆业类增长86.9%,金银珠宝类增长一倍,日用品类增长49.3%,书报杂志类增长36.6%,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34.9%,中西药业类增长8.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05.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6.3%,汽车类增长42.3%。 全年进出口总额4.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出口2.63亿美元,增长7.9%;进口2.03亿美元,增长16.5%。 全年新审批“三资 ”企业8家。实际使用外资4265万美元,增长61.1%。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19项,协议引进资金144.69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83.04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5.6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6%,其中年末私人汽车拥有量3.95万辆,增长16.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4亿元,增长23.9%;电信业务总量11.01亿元,增长8.9%。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99万门,总容量达到238万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59万户,年末达到82.4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1.0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31.33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5.65万户,年末达到90.93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73.3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8.2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0部/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