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7 海南省统计局

四、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

人口再生产步入良性轨道,人口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导向机制,人口再生产步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200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835.88万人,比上年增加7.8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59‰,人口死亡率为5.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6‰,比上年下降0.07个千分点。

(二)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生态省建设取得新进展。划定全省饮用水资源保护区,加大“三边”建设力度,加强城市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和城市三级人居环境创建工程,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2006年,全省造林面积3.1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38万公顷,更新造林面积0.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5.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尖峰岭、蓝洋、吊罗山、七仙岭、火山口、黎母山、霸王岭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省城市(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仅对个别市镇环境空气质量有轻微影响。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80.7%的监测河段和82.4%的监测湖库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全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保持良好,一、二类海水占82.2%,绝大部分监测海域水质处于清洁状态。86.7%的监测海域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年末全省共有环境监测站20个。其中国家一级环境监测站1个,国家二级环境监测站3个,国家三级环境监测站16个。环境监测人员316人。 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6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81.3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52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63.55万公顷。列入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15种;列入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87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7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41种。

(三)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经济增长技术含量明显增强。2006年,全省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15项,比上年增长36.9%;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7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全年共申请专利538项,其中获得专利授权248项。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全年新增农业科技110服务站(点)177个,受益农民超过60万人。

注: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海南统计年鉴?2007》版公布之数据为准。

2、全省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