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7 来宾市统计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保持近年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重点领域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0.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经济增长呈逐年加快之势。建市以来,我市生产总值增长连续四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3—2006年分别为10.7%、13.1%、13.4%和13.6%,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增强。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1.02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78.34亿元,增长16.4%,其中工业增加值70.63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51.22亿元,增长16.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5.4%、39.1%和25.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一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提高0.5和0.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4%、46.7%和29.9%。

人均生产总值越过1000美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114元,增长13.1%。按现行汇率1美元兑7.78元人民币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越过1000美元,达到1043美元,标志着我市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市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达2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与建市之初2002年财政收入10.23亿元相比,实现了四年翻一番的目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0.5%,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中国糖业发展战略暨来宾糖业循环经济论坛,并确定每三年在我市举办一次中国糖业发展论坛,将有利于扩大我市的影响,促进糖业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参加第二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等大型招商会展活动,主动融入区域合作,增进了与外商的交流合作。全年共签订招商项目合同290个,增长10.3%;合同资金51.90亿元,增长48.6%;实施项目421个,增长16.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46亿元,增长20.2%,其中,引进区外到位资金17.24亿元,增长59.3%。

就业和再就业成效显著。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6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4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7.4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预计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866元,比上年增加2576元,增长16.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强优企业少,品牌少,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多;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二、农业

农业生产较快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达1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农业产值62.96亿元:增长9.0%;林业产值2.41亿元,增长11.5%;牧业产值44.39亿元,增长8.1%;渔业产值3.18亿元,增长11.3%。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粮食总产量94.03万吨,增长5.6%,稻谷产量62.93万吨,增长4.9%;玉米产量21.54万吨,增长7.3%。油料产量5.44万吨,增长2.7%。甘蔗产量8841.16万吨,增长13.7%;蔬菜产量102.01万吨,增长3.3%;水果产量24.93万吨,增长6.9%;木薯产量9.81万吨,增长14.3%;食用菌产量1..23万吨,增长48.9%.

林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53公顷,其中退耕造林200年公顷,增长2.9倍。畜牧水产业平稳增长。肉猪出栏373.53万头,增长4.3;牛出栏30.96万头,增长6.8%;羊出栏34.19万只,增长7.9%;家禽出栏1950.9万只,增长7.4%。肉类总产量33.66万吨,增长4.3%,其中,猪肉产量27.44万吨,增长,3.6%;牛肉产量2.70万吨,增长6.8%;羊肉产量0.53万吨,增长7.8%;禽肉产量2.88万吨,增长8.3%;蚕茧产量3.41万吨;增长35.2%。牛奶产量2459吨,增长164.1%;水产品产量4.87万吨,增长11.4%。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全年播种粮食面积234.41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9%;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97.13千公顷;增鉴5.6%;、,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54.7%调整为55.9%,提高了1.2个白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花肥施用量(折纯)21.11万吨,增长6.8%;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26吨,增长3.4%。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7%,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18家,比上年增加19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30.24亿元,增长24.8%;完成增加值50.00亿元,增长17.1%。年末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6.9%,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同步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受发电量、硫酸、丝等主要产品生产量扩大的推动,轻重工业同步快速增长。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6.79亿元,增长16.4.%;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21亿元,增长19.1%。

电力行业发挥主导作用。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九大主要行业四增五降。增长的行业是:电力行业完成增加值26.16亿元,增长20.8%,拉动舰模以上工业增长11.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5.3%;制糖业完成增加值11.36亿元,增长4.1%;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61亿元,增长1.4倍;非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增加值0.74亿元,增长36.7%。下降的行业是:铁合金冶炼业完成增加值4.20亿元,下降0.5%;煤炭采选业完成增加值0.96亿元,下降38.1%;医药业完成增加值0.61亿元,下降27.5%;水泥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2亿元,下降12.8%;造纸业完成增加值0.31亿元,下降2.6%。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8.8,比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高于全区60.4个百分点,在全区排第四位。主营业务收入125。05亿元,增长17.3%。利税总额24.84亿元,增长20.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16亿元,增长31.3%,其中,电力行业实现利润10.36亿元,增长58.6%;制糖业宴现利剃4.91亿元,增长2.5%;化工行业实现利润0.28亿元,增长2.6倍。